各位好:
我是地方政府道路搶災人員也是01死忠的網迷,看了很多人對於救災的指責,其實對於基層執行的我們真的很無力。
其實從9號陸續傳出災情後,長官立即開會分派任務去勘查道路損壞的情形,至今還是兢兢業業,希望下一刻就能搶通道路,迅速補給物資、撤退災民,不過山上大雨不斷,既使怪手、推土機努力剷土,山坡的土石也順勢滾落,甚至比原先的崩坍量更多,也危及搶災人員的安全,所以停滯不前。
其實這次的雨量太大,造成河道寬度必須增加2~4倍宣洩水量,以致在近河川地的居民首當其衝。姑且不論人禍(因為還未證實),在高雄甲仙鄉農作大部分以竹、芋為主,這些植物由於根淺,所以無法保固土壤,以致大部分崩坍地都是竹子為主。當然現階段不可能叫農民捨棄這些農作物,但是應該好好規劃或協助轉作其他農作。
現在高雄縣(啊!好像透露我在哪嘍)在同仁、公所及公路局甲仙工務段的努力已經挺進甲仙小林、六龜新發新寶橋(SOS那座斷橋)、茂林風景管理處,道路搶救停留在這是因為這裡不是大型崩坍就是路基流失,皆無法一時半刻可以修復,因為怪手或山貓不可能用跳的過去吧,不過我們除了想辦法先打通小型物資車輛的便道,路基流失的部分有可能以下切河道應急,迅速將大型機具運送至災區。目前或許有直昇機可以調掛機具進災區,但是能量還是太小,當然也聊勝於無。
最後,希望大家可以廣為宣傳,請各位對於災區的好奇、關懷能夠節制,沒必要請勿進入災區,因為搶通的道路寬度都不夠機具會車,一旦會車會影響救災進度,也會發生危險。我在災區勘災時看見許多以車隊為名,擋風玻璃貼著救災車就近入災區,雖然有帶一些物資,但是隨車的人有的穿高跟有的三三兩兩為著拍照特別停車等都會影響救災車流,當然對於災區民眾更是一種打擊,所以苦口婆心,請各位一定要宣傳一下。對於物資,應該都已足夠,只是運送問題的層次需解決,所以如果還需捐物資,請聯絡各物資集散中心統一處理即可,不然就是捐款給各單位就好。
加油吧~希望這次的教訓能提醒中央那些閉門造車不知地方疾苦的長官們,好好規劃國土利用的相關政策。
PS:防災中心都快輪兩輪了,上星期週休也在加班救災,真是創紀錄,我(們)也快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