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香港同學發現教室裡的微波爐,內側破有破洞

看了一下,發現原來是,微波爐開啟的門,不是黑色的嗎?它裡面那面有一個小洞,可是沒有穿透到外面來。

那個香港學生就在怕說會不會有微波殘留在食物上面而不敢吃他剛微波的便當。

想請問一下,像這樣的小洞對食物會有影響嗎??
文章關鍵字
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電磁波.我想他以後都不用吃飯了.
kid2735 wrote:
微波殘留在食物上面...(恕刪)

這是今天聽過最鮮的事了.

不會啦...
又不是輻射污染.
在大太陽下曬了一天的棉被
拿回房間也不會發光吧!
微波基本上是不可能會殘留在食物的上面~

反倒是門上網狀的那個小洞要特別注意,最好趕快送修~

沒記錯的話,那片黑色的網狀金屬是用來阻絕微波爐使用時面板前方的微波外洩~

所以微波爐在使用時,盡量別去站在微波爐的前方~

微波只是種能量沒有繼續供應就消失了不可能會殘留
你同學搞錯重點了吧?
微波爐門那片黑網應該是為了吸收阻擋微波穿透外洩出來的,你所說的小洞是在吸收網上還是在門板上?如果是吸收網有破洞,該擔心的是它防微波外洩能力有沒有問題,如果是在門板上,應該是碰撞留下的吧!
微波加熱的原理是用微波對食物照射,食物中的水分、油份分子會吸收微波的能量產生熱量,以達到食物加熱的道理。所謂的微波是指波長特短的射線,其實一般的光線或紅外線、紫外線和X光等也都是射線的一種,要說擔心微波會「殘留」在食物上似乎太過大驚小怪吧!難道用光線照射一隻烤雞一整天,它就可以在黑暗中發光了嗎?
與其擔心微波會不會殘留,倒不如擔心微波有沒有外洩吧!

Foxhound wrote:
在大太陽下曬了一天的...(恕刪)

這位大大的回答真好玩,不得不加分以示鼓勵...
旋轉吧! 寶貝~
kid2735 wrote:
今天有香港同學發現教...(恕刪)


小弟今年讀相關課係畢業的,在這裡獻醜了

電磁波應該是英文裡的electromagnetic wave, 微波(macrowave)只是其中的一種。 UV光,X光,甚至連無線電波(radio wave)都是電磁波裡的一員。

當然這些波含有不同程度的能量,不同的能量會對於不同分子(molecule)造成不同的影響 (i.e. translation 移動分子,rotation 轉動分子,vibration 震動分子?,或ionised分子 --->中文是什?)。

微波爐其實是個聰明的東西,裡面所釋放出來微波含有特定頻率 (應該是2.45 X 10 ^9 Hz) 包含了足夠的能量讓食物裡面的水分子轉動,這些水分子轉阿轉阿就熱了起來 (人如果一直轉,也是會熱起來的),水分子溫度的上升當然就會帶動食物溫度的上升(如果食物是完全不含水,那就有可能熱不起來)。所以照理來說,微波食品吃起來跟平常的東西是一樣的(當然在用微波爐的時候站遠一點,免得你身上的水分子也跟著轉)。不健康的應該是裡面所加的調味料(高鹽高味精高膽固醇...)跟防腐劑吧。

門上面的金屬只是為了,就像前面幾位大大一樣是為了防止微波外洩,如果你懶得修的話,那記得下次用的時候站遠一點...

anyway, 我話好像多了一點
不過在這還是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1. 微波是不會殘留在食物裡的。微波爐一停微波就沒了,水分子吸收微波的能源進而轉換成轉轉能源進而轉成熱能
2. 小洞對食物是沒有影響,只對使用者有影響
3. 如果怕微波殘留在食物的話,還不如少用點手機(也是微波),要聊天記得用耳機,不然小心哪天腦被煮熟 (玩笑)
Chjc wrote:
小弟今年讀相關課係畢...(恕刪)


補充一下..微波的作用主要是導致物質內部磁場與電場的變化下..某些介電性的分子(如水.極性分子.)激烈運動..摩擦才會產生熱能...
至於破洞要看大小而定..通常3mm以下的長度..微波是無法穿透的..
供您參考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