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若你是家財萬貫或是已經當大老闆者請直接跳出, 這篇文應該不適用於你
在
的朋友們有大多數是屬於學生和初出社會的年輕人, 以我工作的這幾年下來尤其是身為部門主管的這幾年, 看到很多的年輕人一昧的只會報怨, 只會不滿, 但是
當我苦口婆心的將自身的經驗和建議告訴他們時, 往往就會被認為我在嫌棄他們或是
聽聽就算了, 行為模式上完全看不出有任何改變.
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尤其以現今M型社會的結構已經形成, 大多數人力密集的產業
已經外移到低勞力成本的國家, 很多人在求職時唯一的考量是現在的薪資待遇, 但是有
多少人曾經思考過以你自己現在的工作, 是否有發展的空間? 十年後的你回成為怎樣的
一個人? 十年後你的薪資可以有多少的成長?
我一直告訴一些初出社會的人, 在三十歲以前是一個人累積工作經驗和能力的階段, 在
這一段時間裡可能只有5~10年, 你必須多看看這個職場, 評估自己本身的專長和興趣
適合往哪一方面的工作去發展, 在三十五歲以前做好準備, 因為那時候你的人生大概也
已經成定局了, 有了妻小和生活上的龐大負擔, 你已經無法在工作上輕易去做嘗試, 因為
你已經被生活所定型了.
我認為現階段和往後的十年, 台灣的製造業會持續的萎縮, 所有的人力需求會一直往對岸
發展, 甚至於業務和工程人員也會有大量的機會轉移到對岸, 那什麼樣的產業會留在台灣
呢? 一般是高科技或是高人力素質的產業比較可能在台灣發展; 最簡單的評估方式就是
高毛利的產業還可以留在台灣, 那這樣的產業所需要的人才又是為何呢? 其實和一般公司
理的各種職務都差不多, 只是當產業持續外移的結果, 只有菁英才能在台灣的產業裡得到
重用和發展, 以往的年資和經驗已經不被重視了, 若還有存在著"撐久了就是你的"這種心態
的人, 你可就要多加小心了, 因為撐久了又不能產生加倍的貢獻的人, 你會很輕易的被新
一代的人所取代, 因為薪資待遇少, 而且體力好, 不會倚老賣老, 容易貫徹命令.
所以我認為每一個人在工作時都必須要思考, 你現在的工作在整體的就業市場裡的需求
是否廣泛? 你的專長是否可以延續的在產業界裡生存, 不會因為潮流的改變而變得不重要?
現在的工作持續做下去可以有怎樣的成長? 是否能達到你對生活上的規劃?
當你發現到前景堪慮的時候, 你就該停下來好好的思考你往後的方向, 你的專長, 和你的
興趣; 若你發現到以你自身的專長並不是換換工作就會有長進的時候, 你就必須思考要如
合發展第二專長, 或是改變工作目標.
許多人在工作上一直會認為自己已經表現很好了, 往往認為公司虧待了自己, 但是大多數
的人都是和同部門或是過去的自己做比較, 而不是和廣大的就業市場做比較, 有一些人因
此而辭職換工作, 但是他永遠不會發現到當初原公司是為了培訓他才雇用他, 可能一年後
才達到可以真正產生貢獻的程度, 但是他卻在剛可以發揮戰力時轉換了工作, 或許他在另
一個工作可以因為前一個工作的訓練而要求到較高的待遇, 但是較高的待遇意味著你要付出
更高的貢獻度才能展現出你的能力, 可是很多人掉入這樣的循環之中, 不斷的對自己的工作
產生不滿, 持續的換工作, 或許這樣可以讓你在待遇上得到相當的成長, 但是我保證你的
人脈和經驗因為沒有長時間的累積, 一定會在發展上碰到瓶頸, 到那時候你的成長就會停滯,
並且若是持續性的再換工作的話, 你將會變成職場的孤兒, 沒人敢用你了.
所以多加思考你自己能對公司產生什麼樣的貢獻度, 你有什麼能力可以讓公司獲得更大的
利益; 當你對這個工作不滿時要先思考, 若是你不做了在就業市場裡有多少人可以取代,
公司要付出的代價是否高於僱用你?
寫了這麼多, 看得懂得人就看得懂, 若是持不同意見者歡迎討論, 但是若要筆戰的話, 本人
恕不奉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