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聊聊這樣的現象
長期以來交通部門在做交通建設時,大都以公路建設為主
高速公路從直的一條到2條
橫的從機場那一條到5條
還在陸續增建的還不算
而鐵路建設呢??
就是那幾條
縱貫鐵路+南迴+花東+北迴
雖然有支線
但好像感覺只是在撐
台灣地小人稠
地用來蓋房子已經很有限
又要拿來開這麼多的路
然後呢??
路越開越多雖然成就了某些地方的便利性
但相對的也間接的鼓勵了人們購買自用車
於是馬路多了,車也多了,然後呢?路不夠用,就在拓建或增闢替代道路
整個台灣西部從北到南
有西濱快速道路、中山高、二高、省道縱貫公路
但是每到過年過節或一些假日節慶
塞還是塞,路還是不夠用
於是又想辦法多開道路
路一多,剛開始方便,大家又買車
於是如此惡性循環
現階段大家喜歡開車不坐火車的原因是因為坐火車很不方便
只能縱向的點對點
橫向的就沒路了
比方說
一個人要從台北到台中太平
台北到台中有火車
到了台中以後呢??怎麼到太平??
這個橫向的不方便
早成了人們還是普遍覺開車方便
還有
有多少人到清境農場是坐埔里客運去的???
每次到了假日國道6號就塞得不像樣
看來交通部門又開始在想要怎麼拓寬搞工程了
如果有一條鐵路從台中到清境
一節車廂可以坐40人好了
等於可以代替10輛自用車的流量
一列火車如果有12節就等於取代了120輛車
是不是可以大大減少車流??
況且
鐵路所需的土地面積應該是更少於道路吧
雙向所需應是道路的一半就好
所以
如果政府能多多修築這些地方支線
或開放縣市政府修建鐵路
應該是可以減少許多交通問題
也可以改變國人的用車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