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6月9日
地點:台北小巨蛋
主辦單位:TOTO 台灣
有參加的夥伴
簽個名吧 !
自簽
2樓F區
+1

安藤忠雄先生給台灣朋友的話
2007年台灣高鐵正式通車、象徵現在台灣的都市正處於活躍成長的狀態、充滿動力。
在這樣的台灣演講、應該談什麼內容、我很認真的思考過。身為建築師不單純只是闡述自身的設計感覺、而是可以給未來的都市一些開拓新的可能性之線索、我想要舉辦這樣的演講會...反覆思索後、決定以〈都市與環境〉為主題
恕我直言、現在台灣的活躍狀況、可以看到二十世紀後半日本社會狀況的影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如同追隨經濟大國美國的腳步、一個勁地追求資本經濟、以非常驚人的速度在燒毀的原野上重建現代都市。美國型態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生活感覺支配著社會的運作、人們的生活、在物質方面充裕到有供給過剩的情況。
可是、太過於快速的經濟發展、引起的各種問題遺留到今天。正是所謂的環境問題。尤其是與人們生活直接相關的建設領域、自然環境遭破壞、建設廢材問題等、在各個層面、都被視為環境問題的元凶、追究重大的責任。其象徵、即是出現只能用處於混沌狀態來形容的大都市-東京現今的風貌。很刺激、但沒有任何歷史紀錄、只是反反覆覆變化的無臉城市...
問題出在日本都市建造的過程中、明快的視覺感始終無法被顯現出來。唯一的機能只在追求經濟效率。與既存都市的歷史無任何關連、也無任何對話的情況下、讓不自覺的破壞及没有根據的生產反覆進行著。在如此脆弱的基盤上所建立的日本社會、今日處於停滯的狀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理所當然。
我不認為台灣會走上相同的道路、但是台灣若想以開拓新世代之永續經營(sustainable)的社會為目標、稍微停下腳步試著觀看鄰國的都市史應該不算是浪費時間。台灣這個美麗的國家、更不應該是剎那主義、期待流傳久遠、真正偉大的設計能被描繪出來。重要的是、要將50年.100年後的都市風貌刻劃成什麼樣子。
我們建築相關人員的責任重大。一項一項的工作的集積都是在營造都市的風貌、這是因為所有的建設行為都與公共議題有關。在此勉勵台灣建築界的朋友應該秉持『我們正在營造都市、開創國家的未來』的榮譽感與自覺、來面對自身的工作。
現在、正參與台灣交通大學的建築計劃。目標是建造與大學這個地方相稱、又能成為深耕地方的文化據點之有生命力的建築。藉這個計劃能參與創造台灣的未來本人從心底感到非常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