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的頻率....正常腦波的背景波大概是 10Hz 左右而已不過,人腦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情。所以跟上 GHz 的電腦沒啥好比。超頻是可行的,發燒或是嗑藥的時候人腦的頻率會加快,前者可以增加大概 1-2 Hz,後者可以讓腦波頻率加倍,不過這種超頻一定會造成資料錯誤,嚴重的時候會讓以後完全無法開機。(以上是真實的)我承認我認真了 Orz
上次電視有報導已經可以利用技術 攔截神經流了不過不表示 人腦可以用CPU的時脈原理來解釋目前還是數位01時代 但也還有DNA電腦的可能性站上很多高手可以補充或更正一下你也可以用網路查一下 人類的體溫就知道少少的正負一兩度就對人類身體的影響了
挺...奇怪的問題...時脈是「數位」運算的計算方式,因為數位以邏輯閘為運算單位,同步設計的方式中以 Flip-Flop 為儲存單位。Flip-Flop 在每次 clock 的 edge 來臨時,將儲存的資料更新一次。所以會有時脈的觀念,可以看成是一種粗略的代表邏輯閘運算速度的方式。並不是所有計算都能在一個時脈單位中完成,但基本上還是可以成為一個大概的數位計算的速度單位。人腦是完全不同的運算方式,絕對是類比式的。而且也不是單一處理管道。一個資料在數位 IC 中運算,同一時間絕對只有一個管道負責,不然資料會錯亂。但人腦可以將同一個資料在平行的神經元中傳遞,這跟 IC 是完全不同的觀念。而且數位只有 10 的兩種表示方式。但類比卻有無限級數,人腦更偏向於 Fuzzy 運算。(或著說 Fuzzy 是仿照人腦的方式)就像顯示器(包含電視,電腦螢幕,手機螢幕等)有所謂的解析度。因為它是用數位的方式來顯示影像資料。但人眼的解析度多少?這跟本就是不同的處理方式,所以不會有答案的。以數位來說, 0 到 1 之間只有一個階層。(當然是以 1bit 來表示的時候)對類比來說, 0 到 1 之間是無窮個階層。而且老實說,就像電腦有快慢的差別。同樣是人腦,也有處理速度快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