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地回想以前念書的時候,每個人念書的時間:
有完全不念書的,也有每天兩小時3小時的,也有那種無時無刻都在看書的人,但為什麼大家成績都不一樣呢?
有的人看整天書但是考試成績也算不上前段班,可能是中上。
有的人臨時抱佛腳就會給你60分低空飛過。
有的人中規中矩,卻每次考試都不確定,在55 65之間徘徊,我想最主要的差別就是記憶力了。
大家都在唸書,投入的時間與所呈現的效果卻天差地遠。
而前面我所敘述的那個學生,是一個好奇心探索心很強的人,又加過目不忘。他今年大三但已經會3國語言(英,德,法),看的文獻也都是英文版。(他自己說,如果他有興趣,再給他一點時間,都能學到一個程度)。他現在的學歷只有大學,但我覺得他講專業時已經跟教授沒差別了。
因為他會的語言多,可以看的文獻與資料可以直接跨過翻譯,相對於只看中文的人來說,他就超越了。
(更主要的就是我說的記憶,若是我在學,我查到了知道了,現在可能也只記得一半而己

.....想想我以前當學生那副死樣子,這個差別真的是很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