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研究過經濟學理,
但聽說經濟不景氣,就是民眾普遍沒有信心,
所以不交流、不消費、不生產,僅維持生活所需去運作,
這樣也不見得全然是壞事,
但對於整體社會分工來說,
當初選擇務農、冶鐵之外,而去精緻化生活品質的各行各業,
那真是害他們垂頭喪氣。
可是真的是當初走錯了路嗎?
還是一時的恐懼感讓大家遺忘了追求生活的夢想?
以前會走這條路,不就是填飽肚子之外,
還希望能發揮生命的光芒。
拜託,生命只有一次耶,
真的要放棄原來的方向,然後關起門來天天盯緊那個米缸嗎?
現實就是,現在正在上演「人嚇人」的大爛片,
而最瞎的首謀之一就是新聞媒體。
新聞台老闆、報老闆恐怕要想想,
你們的編輯檯每天蒐羅的究竟是社會的平均值,
還是那一點點小破洞被重口味的記者用以誇飾法來形容?
就像阿珠她女兒只不過昨天沒洗澡,你們就說現在的小孩子生活習慣都很差,
阿牛他兒子只不過跌倒腳受傷,你們就說完蛋了他會變瘸子。
今天如果要報導社會公益,這樣搞無所謂,
但是〝不景氣〞這種人嚇人、嚇死人的口號就少講吧,
很簡單呀,大眾媒體靠什麼吃飯?廣告呀,
每天喊不景氣,消費者就嚇死了不消費,企業就不賺錢,
不賺錢第一個砍什麼,廣告預算囉,
廣告這種錢賺不到,難道要靠接專案、做購物平台補貼嗎,相對辛苦吧,
拜託,別用三姑六婆的心態來乾領公司薪水吧。
那天好像一對夫妻牽著小孩一起去職業介紹所找頭路,
A台說:爸爸很努力,帶著一家人來拼生活;
B台說:慘慘慘,全家要一起出動才能找到工作,
問題是,人家好像也沒有說什麼吧,媒體卻自己唱雙簧,整個無言...
好吧,就算一開始也是次級房貸惹禍,
但是錢被誰賺去了?就那些房地產業者呀,
後來金融業爆發醜聞危機,別鬧了,錢也有人拿去了吧,
現在投資人再來大嘆說,錢被蒸發掉,
錢不是被蒸發掉,
要不就是早已經入袋了你沒感覺,不然就是看著沒兌現的數字是你想太多。
看看近期公布的國人儲蓄存款金額,又刷新紀錄了,
就因為媒體每天上演那些唱衰別人家的戲碼,
於是大家把錢藏起來,以為是戰時存糧來運用,
或許這樣感覺沾沾自喜,
但別忘了,人生只有一次,如果有夢想不去實現,
守著那些沒有意義的數字只是枉然。
有人被裁員、有人被減薪,
但如果你不是那些人,那麼保持原來的生活步調就很好,
如果你幻想自己要被裁員減薪,而拒絕和社會互動,
那噩夢可能就會實現。
最重要的是:千萬別被那些七嘴八舌、嫌人長短的新聞媒體給影響,
看點旅遊節目、綜藝節目、益智節目,心情還比較好,然後專心上工,搞不好新的賺錢點子又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