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像技巧拙劣 請海涵啊~~~~

純粹個人分享 非專業介紹
"梁山伯與祝英台" 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
相當於東方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不過還是"梁祝"好聽一些 "羅朱"就怪怪的了
這一首歌曲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很多寫的很複雜 我也都懶的看 = ="
我只是純粹喜歡 然後蒐集一些版本的錄音而已
有興趣的 可以到這裡看一下
http://tinyurl.com/d93665河南網關於梁祝的解說
我覺得寫的大概很多人都看的懂
不過為了交代一下
還是簡單較紹一下歌曲的一些資料
創作於1959年
由何占豪以及陳鋼
所聯手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
共有三段:相愛,抗婚,化蝶
我目前蒐集了七張
大多是市面上能買到的專輯 (這是廢話~~ 我都是在市面上買的 = =")


這七張的合影 其中琵琶跟二胡各佔一張

俞麗拿(DECCA)
我最喜愛的一個版本,
當年梁祝首演時 就是請俞麗拿來做詮釋的
雖然錄音的表現不算特別出色(Hi-End發燒友可能有點失望)
但是他對於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面我認為確是我所擁有的這一些版本裡面最好的

這是竇君怡(Philips)的版本
竇君怡是第一屆梁祝小提琴大賽中的優勝者
對於曲子的掌握度相當的完整
我的國文老師(劉智濬 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身分他自承是音樂文字工作者)
將這一張專輯選為他的20張荒島曲目之一
(關於荒島曲目 想像一下 如果有一天你流落荒島
陪伴你的不是 Mr.Wilson(湯姆漢克的電影 浩劫重生)
而是20張CD跟播放設備 你會帶哪20張CD?)

西崎崇子(BMG),我買到的是SACD的版本
聽說SACD的動態反映要比CD好上很多
不過小弟的財力不夠雄厚 心臟不夠大顆 耳朵不夠靈敏...等綜合因素影響之下
我聽不出來這中間的差異
不過西崎崇子在一般廣泛的評價上
幾乎是梁祝的示範教科書了

呂思清(Jingo) 最愛錄梁祝的小提琴家
他的版本隨便找就是一堆
不過可能跟我的八字不太合 或許因為他是男生的關係吧
總之...我很少拿他的出來聽
太...該怎麼講...我覺得有點煽情 = ="

孔朝暉(HUGO),其實我一向都還蠻喜歡雨果的錄音的 XDDD
這一張我認為是最適合拿來做導聆講解的
有別於前幾張一氣呵成的錄法
他將整首曲子錄成了3大部7小段
分別是 呈示部 1.引子與主題 2.同窗共讀 3.十八里長亭相送
展開部 4.抗婚 5.樓台相會 6.山伯臨終、英台投墳
再現部 7.化蝶、尾聲
相當適合辦活動時拿來做解說跟導聆的分享

潘娥青(中國龍),這一張將小提琴的部分由琵琶來做取代
一般印象中大多是二胡取代小提琴,
但是出乎意外的,琵琶的效果也是相當的好
不過小抱怨一下,中國龍的內頁相當的沒誠意,只有薄薄的一張紙而已
如果能再有多一些介紹的話就相當不錯了

邵琳(搖籃),這一張就是二胡來取代小提琴的位置了
這一張特別的是指揮是何占豪
沒錯,他是當年創作"梁祝"的作者之一
以作曲家地身份來擔任邵琳第一張專輯的指揮
算是他力捧的新人了吧~~~~
說了這麼多 你可以發現目前這個部落格的音樂就是在放梁祝
這是竇君怡的版本
全長25分40秒 有興趣的可以把喇叭打開來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