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一直到民國82或83年才解除戰地政務,在此之前地方建設限制一堆,縣政府經費又少,怎麼發展? 解除戰地政務後比較自由,但國家給的經費不多,金門地小人少,地處偏遠,沒有天然資源,也沒辦法發展工業,以前軍隊多還可以做軍人生意,但駐軍持續撤走,要發展觀光也沒那麼快,雖然開放小三通略有起色,但現在又開放直航,小三通也受到影響,所以對金門經濟發展我還是很憂心. 雖然也有回金門打算,但以目前情況,還是得三思而行.
金門居民現在福利的確不錯,但那主要是金門酒廠的功勞,如果沒有金酒盈餘的支援,中央撥的錢少得可憐,更別提什麼福利了. 只是單靠金酒一項實在很危險,那天盈餘少了,很多政策都會捉襟見肘,希望金門政治人物別太短視,趁現在金酒營運狀況不錯,該建該的要建設,但該省的還是得省,多為縣庫存點錢,日後若有需要用錢處才不會沒錢可用.
kempshous wrote:如果自古以來金門很繁...(恕刪) 前面兩句我很認同,我祖父和二叔公當年也是十幾歲就到南洋討生活,只有我三叔公在金門. 廈門的熱鬧程度,以個人去過七,八次的經驗,已穩勝嘉義,和台中差不多,甚至稍勝一籌(我在台中待了八,九年,嘉義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