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大失所望-----賠錢來

不知目前已競圖出來的台北藝術中心會是怎樣?

看報導是有三個劇館,而且都算是中小型.
chh33 wrote:
在另一個討論中, 就...(恕刪)


你還真是Wicked的愛好者,
若是我寧願將那些時間和金錢拿去看其他的表演,
我的願望是在我離開NYC之前看完所有的百老匯,
不過就算我一個月看一場, 連看2年都看不完,
這願望看來是不可能達成了.
上個月去英國9天內, 看了五部百老匯的劇:
Les Miserables (悲慘世界),
Woman in Black (恐怖片),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Billy,
Wickly.

其中Woman in Black 看不懂, 只有兩個演員, 不建議去看....
Les Miserables很不錯看, 旋轉的舞臺和演員搭配很好, 歌也好聽...
Billy是Elton John作曲的,很讚.我有買雙CD, 20磅, 結果後來到amazon看只要14美金-_-...
Wickly的話, 去之前看網路, 就有一堆說那是必看的,
結果看完並不合胃口-_-, 不過很適合女性觀賞, 因為觀眾90%是女的~~
而且票還超搶手, 買不到半價票, 花了60磅...

至於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因為之前在紐約看過一次, 所以這次想說買最便宜的...
不過是看下午場, 18英磅的票, 在二樓最邊邊,
但下午場很少人, 開演後就跑到中間,
人物超近連表情都看得到, 結果不用1000台幣, 超划算.....

之前去紐約還有看Aida, 一樣是Elton John作曲的, 超好聽....

之前還有在台北看Cat, 坐第一排, 朋友坐旁邊表演中還被拉上去一起跳....
在小巨蛋也看了Notre-Dame de Paris (鐘樓怪人法文版), 場地真爛...!!!
不過第二次看Lion King好像還可以......
國父記念館看過Chicago,
還有一次在板橋不知哪邊看過Mamma Mia!

至於太陽馬戲團, 我看過
O' show (Las Vegas)
Zaia (澳門)

呼~~
只是好奇

樓上有人提到這次來的是二軍

請問一軍是哪些人? 難道是莎拉布萊曼嗎?
UNDP wrote:
你還真是Wicked的愛好者...(恕刪)


其實我不算是 Wicked 的愛好者啦. 我就只是陪我女朋友去看而已, 剛好她很喜歡這齣戲, 所以前前後後陪她在兩個地方看了四次. 不過, 雖然 Lizzy 看了 Wicked 接近 30 次, 她到真的是從小就在 West End 混, 大大小小, 有名或不有名的歌舞劇, 她還真的是都看過了! 沒辦法, 有地利之便就是這個樣子.

至於我, 10 多年前我還算是喜歡歌舞劇, 不過已經改看歌劇有 7~8 年的時間了.
這種長青劇沒有什麼一軍二軍之分啦

只有Original Cast原版卡司(像 Michael Crawford & Sarah Brightman)
Movie Cast (Gerard Butler & Emmy Rossum)
或者演出地的卡司 Broadway Cast, London Cast, International Tour Cast, Tokyo Cast, Korea Cast...etc
幾本上除了像紐約、倫敦這些長期駐點以外,或是德國、東京、韓國等較大本地市場可以支撐當地語言版本長期駐點外
其他的大多都是英語演出的巡演團(Tour)
像是到台灣、香港、中國等亞洲國家巡演的都是巡演團了
他們可能是以澳洲為駐點(如此次歌劇魅影)或是南非(如前次獅子王)

所謂一軍二軍
另外演員的配置是會有主要演員跟接替演員(understudy)待命接替主角休息的
有趣的是歌劇魅影裡面的Christine也是因為接替卡洛塔演出所以一鳴驚人的啊

第一次認識歌劇魅影是高中時去香港旅遊正好該劇在香港巡演
但是沒能去看和表演擦身而過
回國後買了"卡帶"聽就愛上了音樂劇的表演形式
對於不能常出國的人來說,能有機會在國內看到演出真的很慶幸
這是十年前剛接觸音樂劇的我不敢奢求的呢!

另外不可否認的歌劇魅影多數國人去看真的是湊熱鬧
他故事裡的歌劇、巴蕾舞文化背景和國人距離感較遠
故事本身其實有點傻呼呼的,除了略帶血腥及舞台特效外,其實魅影一劇還蠻"單純"的
(美女與野獸,三角戀)
無怪乎國內宣傳也大多著力於舞台機關、水晶燈等等

我自己是覺得像西貢小姐這種有音樂、有舞台效果、故事又狗血的音樂劇其實更適合國內觀眾就是...:-)

另外前面有網友提到的AIDA本來今年初也要由新象引進"精簡巡迴版" (就是舞台比較陽春的版本)
可是後來"據新象表示"因為道具通關時間會不急所以取消演出(而不是多數網友臆測的票房不佳)...:P
這個真的蠻可惜的,因為我自己覺得AIDA一劇偏R&B+搖滾的曲風其實會比古典樂為底的魅影更合國內口味就是了

阿米孤 wrote:
是有兩個解析度不是很好的大螢幕啦,但......在家看DVD不就好了


推這句... 之前有次在小巨蛋買中間價位的票, 排在三樓, 根本只見舞台上像芝麻般的小人在動而已..
全程只能盯著那個大螢幕 , 當時的想法就是 : 喵的列~ 那我幹嘛不買個 DVD 回家看就好了... 椅子還舒服多了.

真假的啊!!!!
我沒去小巨蛋看過表演(只看過籃球= =)
所以都不知道這麼差耶
本來一直超想去看歌劇魅影的
只是票一瞬間掃空...
現在不知道是不是該開心沒買到票..
還不如買個高級視聽設備
買國外DVD自己回家看...
先生林 wrote:
我也有去看,買的是二不過還好有及時同步中文字幕...讓歌劇更貼近第一次接觸的人了



本身去過倫敦看過貓,獅子王,星光列車...

國外的票價便宜,劇場設備當然沒話說,因為是特別為這齣劇打造的,

而且一演就是數年,成本當然可以大幅下降,

但是,去倫敦紐約看音樂劇,說實在的,有幾個人可以聽懂看懂,


而且坐在一堆洋人中,其實怪不自在的,

在台灣看,好處就是有字幕, 真的有比較貼近的感覺,而且自在多了。


目前台灣可以應付音樂劇的複雜道具的場地就只有國家劇院及小巨蛋,

小巨蛋的高昂租金及搭建舞台的高成本就是直接反映在票價上,

台北藝術中心的劇院,將是針對音樂劇特別設計的新劇場,

但是最快要等到2014年才落成啟用,

這期間來的音樂劇只能屈就小巨蛋了,

所以只能選擇看或不看,

至於大家抱怨特區的坐位,這是每一場在小巨蛋表演的通病,一直都沒有改善,

去年的獅子王倒是原汁原味,來的南非團是評價很高的所謂二軍,表現一點都不輸一軍,看了倒是蠻感動的。

雖然台灣的表演環境不如人,但是製作單位收取高額的票價,還是得重視觀眾們的抱怨,

如果一點改善的誠意都沒有,以後真的沒人要看表演了。




歌劇魅影沒有出現場錄影啦 只有電影版DVD
還有充其量有一片"劇匠魅影"是製作人卡麥隆麥金塔製作過的些名劇如歌劇魅影、悲慘世界的片段現場演出

舞台表演真的還是要現場看,差別很大的
即使小巨蛋再爛,演出效果還是會比DVD好很多的

私心建議此次寬宏票價雖然頗貴、小巨蛋視野不佳
但是如果沒有出國看劇機會,又哈大型音樂劇的劇迷
還是值得花錢進場看看
畢竟巡演團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幸運的話像貓這種舞台比較"精簡"的表演可以來台演出三次甚至可以南下演出
要不然像歌劇魅影or獅子王這種機關較複雜
可能真的得碰運氣才看的到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