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銀行法第四十七條修法進度報告(降低信用卡循息利率)

andy298 wrote:
基本上有還債的意願是可以跟銀行溝通的..甚至可以共同規劃還債計劃..討論利息及期限的
之前台灣本土型金融風暴時..東隆五金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大債權行X豐銀行覺得其產品行銷全球
除了延後其貸款期限..甚至還以債作股..入股東隆五金..現在東隆五金浴火重生..又是一家賺錢的公司..
現在大部分銀行的還債計畫根本是騙人的
有意願好好還錢的,才沒有甚麼辦法有這種討論機會
反而是沒意願還錢,銀行才會拜託他們去討論如何還錢,為他們減少利息或展延期限
一般人也沒有企業組織那麼大的本事,可以借錢借到銀行怕你不還
所謂債多不怕,欠越多反而銀行才怕你
就這一點,銀行根本就是坑好人的錢來補壞人的洞

個人覺得反而應該是欠越多、越是逾期不還的人才要增加利息
而越是乖乖繳貸款,銀行就該主動降息
這樣才能使貸款的民眾培養還錢的習慣,但是現在狀況完全相反
所以呆帳為什麼越來越多,根本就是因為銀行的制度沒辦法讓人有主動還錢的誘因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cjohnny_tai wrote:
今天消基會的人在電視上哭
沒多久又出現一個智障人士
現金卡欠百萬,連家住那地址都不會寫的人

大家再說東說西
都無法掩飾銀行的問題

銀行吸人血
我們冷眼旁觀



要檢討的是銀行核可的草率!

而非利率政策!

閣下信口雌黃,比冷眼旁觀更糟!
PEUGEOT好?PEUGEOT妙?PEUGEOT聒聒叫? 切... 我又不是獅幫義和拳.白蓮教 少來這套
利率是很大問題

你我見解不同

無需多說

反正你也是不知輕重

等著看後續發展

不用在那邊說什麼自由不自由
市場之纇

真是麻木
離題一下

其實國內經濟景氣和銀行放款政策有很大關係

以前銀行比較多的是中小企業創業放款等
不管公司成不成功...至少能促進經濟景氣

而現在...由於銀行本身可回收利息高(20%)
所以都往消費金融方向去放款...中小企業額度反而減少
銀行方向考量是...反正都可能會造成呆帳(中小企業跑大陸情況有點多...抵押品不一定會拿的回來)
中小企業貸款利息少...
所以轉方向往消費金融是正常的(消費者還算弱勢...)

不然看看國內卡債...那些金額拿來做幾家跨國企業的資本額都措措有餘的...
哪裡要感嘆國內經濟不景氣?
漫步在火坑

ptx wrote:
andy298 wrote:
基本上有還債的意願是可以跟銀行溝通的..甚至可以共同規劃還債計劃..討論利息及期限的
之前台灣本土型金融風暴時..東隆五金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大債權行X豐銀行覺得其產品行銷全球
除了延後其貸款期限..甚至還以債作股..入股東隆五金..現在東隆五金浴火重生..又是一家賺錢的公司..
現在大部分銀行的還債計畫根本是騙人的
有意願好好還錢的,才沒有甚麼辦法有這種討論機會
反而是沒意願還錢,銀行才會拜託他們去討論如何還錢,為他們減少利息或展延期限
一般人也沒有企業組織那麼大的本事,可以借錢借到銀行怕你不還
所謂債多不怕,欠越多反而銀行才怕你
就這一點,銀行根本就是坑好人的錢來補壞人的洞

個人覺得反而應該是欠越多、越是逾期不還的人才要增加利息
而越是乖乖繳貸款,銀行就該主動降息
這樣才能使貸款的民眾培養還錢的習慣,但是現在狀況完全相反
所以呆帳為什麼越來越多,根本就是因為銀行的制度沒辦法讓人有主動還錢的誘因


這一點我倒是持保留意見,我相信可能是對銀行有些誤解,但在此地是不方便在說..
換個角度想..銀行那麼多家..每一家都有上千位行員..也許有人可以替貸款戶著想..有人卻會為
他們自己著想(因為關係著他們的考績)..小弟雖然不是做放款授信..可是在外匯上也是
有權責處罰分行..扣他們點數..但是每次抓到他們犯錯..都只是恐嚇加三級..打從心眼內就不想處罰他們(啥?有人要發好人卡給我?)..因為我會想今天我處罰記了他們點..整個分行也許獎金就要少幾個月..所以我都確認當事人有悔過之意..加上所犯不是故意及有改正空間..小弟通常會給他們再一次的機會..講了那麼多..只是想闡明有些銀行行員還是有認真的把客戶當做朋友來解決問題的...我相信拿出誠意..跟所屬分行經理溝通..是會有兩全其美的方法的(小弟相信人性本善)..如果還是遇到"冷血"的人..那可能就要經過其它代償去找能替自己減輕債務的方法了...

至於大大提的"逾期不還的人才要增加利息.而越是乖乖繳貸款,銀行就該主動降息"
小弟非常贊成..就有點像信用卡每次正常繳息..銀行評估所刷期間金額後..會幫你調高信用
額度一樣..信用就是這樣"養"大的..而目前以房貸來說..在正常繳息一段期間後..是可以向銀行提出要減低利息的要求的..只是這樣的權利大家可能不知道而已..另一方面..如果是銀行評估客戶的存放款不是value customer..也許就不會調降了..所以對往來銀行也是要好好經營的..但是現在銀行那麼多..消費者也只想跟自己有利的銀行往來..所以在對銀行貢獻度上面可能就差了一點..
delenatii wrote:
劉憶如"教授"? 他是立委不是教授吧?


Google 很好用的
立法院劉憶如委員資料

看看今天的新聞:
呂東英喊罰 證交所一周內懲處聯電


■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財經立委今日上午赴台灣證交所進行業務會報,立委重砲抨擊聯電美國財報重編、在台灣資訊未同步揭露一事,立委林重謨上午直言「聯電愈國際化,對台灣投資人愈不公平」,劉憶如表示,「這就是台灣投資人沒信心的原因」,金管會副主委呂東英表示,將交由證交所負責懲處。證交所副總邱欽廷上午承諾,將於一周內公布懲處方式。

你還看不懂嗎? 所以我說它不是教授, 是"立委"
上市公司重大訊息透明化是一定要做的, 以他的專業講出這種化
讓人懷疑牠是不是利益凌駕於專業上, 還是根本沒專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