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4座危險核廠 台灣核電廠全部上榜


jwlin222 wrote:
======節錄台大教授的文章===== (連數據都有,還叫不專業嗎?)

就目前已成熟的瓦斯引擎或燃料電池技術,以1kWe發電量的熱電共生系統為單元來推算,每單元每年可發電約8,700度(以每度電2.8元計,價值約24,000元)。

  如參考美國GE公司的HomeGen 7000型燃料電池系統技術規格,其發電量為7 kWe,發電效率0.29,回收熱能6.6 kWth,熱電共生總效率0.75以上。因此,1kWe單元之系統可以回收0.94 kWth的熱能,每天可以製造約485公斤(或485公升)的60oC熱水。

  亦即,只要每天熱水(60oC)使用量達485公斤之場所,便可以裝設1kWe單元的小型熱電共生系統。其瓦斯用量為0.32 m3/h,換算成燃燒熱為3.4 kWth。而一般家用的瞬間瓦斯熱水器之燃燒熱為22 kWth,需2.1 m3/h之瓦斯流量,故現有家用瓦斯管線可以承擔到約7 kWe的發電系統。

  如裝設一百萬個單元(1kWe/單元),每年便可發電約87億度,約為核四每年發電量(156億度)的百分之五十六。

  廢熱回收每天製造約485公升60oC的熱水(一個6口家庭所需),每年可以節省獨立製熱水的瓦斯量960立方公尺,價值約10,000元 (單價10.6元/m3)。

  因此,發電與廢熱回收之總收益每年約34,000元。而發電所需的瓦斯量每年2,800立方公尺,花費約30,000元。

  合計每年可節省燃料費用4,000元。這種小型熱電共生系統的大量生產成本,可望達到每千瓦(kWe)單元新台幣30,000元左右 (按: 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將推出的HomeGen 7000 7kWe燃料電池熱電共生系統售價約3,000美元,約新台幣90,000元,上述成本估算仍很保守)。不過,要個人投資新台幣30,000元的設備去獲得每年約4,000元的收益,一般人是不會做的。因此,必須有政策配合。

  核四約花費1,700億元,而上述一百萬單元(1kWe)熱電共生系統的投資約需300億元,只佔核四預算的百分之十八,卻可以提供核四的百分之五十六的發電量。即使考慮超小型熱電共生系統的壽命為15年(核四為40年),以40年週期來算,即使每十三年更新一次設備,一百萬單元超小型(1kW)熱電共生系統含更新兩次(共300萬台)需900億元,也只佔核四預算的百分之五十三。...(恕刪)


燃料電池是效率不錯的技術! 國內也有不少學術單位研究
但若考慮到石化燃料成本及上漲的可能性,算起來是還是遠遠比不上核電...

jwlin222 wrote:
就是有人被政府洗腦到...(恕刪)


很多人以為核災離自己很遠,永遠不會發生
其實上次核四的28小時全黑事件
凸顯台電沒有能力在規定時間內排除故障
如果是在已經運轉的情況下發生
我們鐵定整整半年都會是世界頭條
華爾街日報這篇報導完全是宗教歧視
竟然不相信有菩薩坐鎮的台灣核電廠
用核電就是賭啦!
要嘛沒事,一出事就等死!
至於變更設計....就是偷工減料!
台電自己沒有興建核電廠的技術,
技術都來自國外,
國外原廠叫你要做多少公尺的牆,
台電自做主張改設計還硬要底下檢驗人員判通過?
台電遭小偷,小偷只偷當時要被檢驗的購煤案文件?
相信台電?

好比之前北市的路平專案,
剛開始鋪的時候,一堆人跳出說路鋪的多好,
幾個月後路面開始破功,這些當初說鋪的好的人去哪了?
一開始鋪的時候一看就知道只是鋪的面積比以前大一點而已,
但鋪路技術一樣,而柏油厚度依舊很薄,開挖單位回補也是亂補一通,
當初這些人只看到一時間的路平而忘記仔細去分析真正情況!

核電也是,沒錯現在是沒事,出事時怎麼辦?
台灣小而我也沒綠卡或楓葉卡,要躲到哪去?

擁核說現在其他替代能源技術還不夠,所以暫時還是要依靠核能,
只是安全要確實做好,這我能接受!
反核說太危險,一出事根本沒地方躲,這我也能接受!
但要我接受說台電有能力處理一切狀況?
難!
jwlin222 wrote:
你是台電員工嗎?

有一定的原因目的及程序,那為何原能會要針對台電改設計開罰?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103100317&pType0=aIPL&pTypeSel=0

改到將圍阻體縮成原先一半,這樣是有比較好嗎?

改到主控室燒掉,有比原廠厲害嗎?...(恕刪)


台電員工一定知道嗎? 不是台電員工就不會知道嗎?
你不用亂猜了! 你猜不到的..

改設計開罰的原因你可以了解一下, 新聞中也講到了, 但它沒整理給你看罷了!
原因多在於"程序"及"無法施做"!
這個"無法施作"就是問題的KEY...
原因我前面的文章有提過了
基本上KEY在於
核四的施工團隊VS核1~3的施工團隊存在根本的差異性.

關於核四廠的圍阻體及主控室的施作與設計, 我不了解, 不予置評.
基本上KEY的根源也是在上面.

別把原廠(GE)當神!當初核三發電機氫爆就是原廠設計失當所致..

PS:本對核四的看法跟立場, 若您有看我之前的文章相信您應該很清楚.

jwlin222 wrote:
謝啟大至少當過立法委員

他可取得的資訊比你我更多...(恕刪)


立委的後面是立委助理
幹過立委助理就知道怎回事...
"他可取得的資訊比你我更多"???
真的是未必...
否則也不會出那麼多包,出那麼多可笑的事.

wenjie0810 wrote:
很多人以為核災離自己很遠,永遠不會發生
其實上次核四的28小時全黑事件
凸顯台電沒有能力在規定時間內排除故障
如果是在已經運轉的情況下發生
我們鐵定整整半年都會是世界頭條...(恕刪)


核四根本還沒運轉發電
"全黑"這詞在此有適用性的問題..

千年之夢 wrote:
聽起來真的滿危險的福...(恕刪)
跟菩薩一樣穩固
怕什麼

千年之夢 wrote:
近日內週刊裡還有說到台灣每年總發電量民生用電不到五成,但鋼鐵、水泥、石化等產業卻佔總耗電量四成多,創造GDP僅約7%
恕刪)



這個倒是真的! 台灣企業是出了名耗資源耗汙染耗人力

1.馬上死

2.早點死

3.晚點死

4.可能死

5.不會死

6.生不如死

若在地小人稠的台灣發生核能危機

以上哪幾種選項較為可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