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工作時數超時誰應該要負責, 老實說, 那些醫界大老應該要負責....先是因為教育部跟衛生署為控管醫師人員數量與品質, 所以限定每年醫學系招收人數, 有限定, 畢業的人當然就會有限....再者在勞基法修訂的過程中, 本也有預定將醫師納入, 但是就是那些醫界大老, 因為手下太少, 病人太多(台灣醫療萬萬歲), 考慮到如果將醫師納入勞基法, 勢必會牽連到他們工作的方式(例如說可能要分攤值班), 故提出醫師本身工作性質特殊, 屬於責任制, 故未將醫師納入勞基法, 後果當然就是這些還沒嘗到甜頭就要做到要死要活的"非主治醫師"的醫師群, 爽到的永遠是那些大老頭頭那你認為納入勞基法就會比較好嗎?? No No No....君不見為何護理人員5/1要走上街頭抗議工作環境太差?? 以一個醫學中心的一個護理站單位來說好了(病床數約35床), 白斑上班的護理人員約有四位, 平均一個人照顧8~9位病人, 到了小夜(16:00~24:00)好一點有三位護理人員, 平均一個人照顧11~12床病人, 最慘的是大夜班(00:00~08:00)剩下兩位護理人員, 平均一個人照顧17~18個病人, 你認為合理嗎??除了護病比例比歐美各國差了一大截之外, 工作時數更是莫名的長, 說好聽是八點上班, 可是你要七點多就到醫院準備跟前一班的護理人員交班, 到了下班時間你還要多花時間交班給下一班的人; 在大醫院的護理人員除照顧病人之外還要忙些有的沒的, 主要的有書寫護理紀錄, 現在很多大醫院都使用電腦, 護理人員命苦的還要跟醫生搶電腦用, 現在開始推行電子病歷, 還要花時間作電子簽章, 更慘的是電腦如果當機要花的時間更久, 因為資訊室的人員不會24小時待命幫你修電腦, 其他的還有例如護理行政作業, 帶新進人員, 寫報告升護理層級....就我工作的醫院來說, 護理人員平均待在醫院的時數, 有十小時以內那個護理人員就要偷笑了, 12小時是家常便飯, 你說, 這些合理嗎??在討論醫師錢賺的多的時候, 外國已經有針對醫師工作時數做過研究發現工作時數過長對於對病人的判斷會出現失誤的比例會增加, 也有外國已經針對醫師工作時數訂立規範; 在討論醫師工作時數過長的時候, 我們也要感謝護理人員其實才是站在第一線面對病人, 才是最辛苦的一群, 請別再隨意兇我們的護理人員了, 當護理人員滿腹委屈地離開, 你們所面對的永遠是新進人員, 永遠是越來越大的病人:護理人員比, 你們不應該感到害怕嗎?現今的全民健保扭曲了社會保險而變成了社會福利, 眾多的原因導致不同科目的幾家歡樂幾家愁, 婦產科小兒科都是受害者, 當世界上在判斷一個國家的國力的時候是看這個國家的兒童福利做得好不好的同時, 我真的看不出我們的政府為了越來越少的兒科專科醫師做了哪些努力....
胖胖 wrote:我最近在急診實習醫師跟學姊他們的真是搶著時間休息能在正常的時間好好吃頓飯也很難有時候感覺一些學姊一直在飄手上工作沒停過但眼神以空靈去了...(恕刪) 恭喜...以後你會越來越常看到這種狀況,最後,將來你也會知道神遊空靈是什麼感覺..有些人累到都會不知道自己再做什麼..開什麼Order了..只能靠還有一點理智的其他人幫忙看著..才不會出人命..
我同意, 醫生真的蠻辛苦的, 雖然薪水比起普羅大眾算多, 但比起少數科技新貴, 算少.據我所知, 同樣的加班時數, 有些科技新貴年薪高達大約500, 不知醫生有沒有這個行情?不過, 我認為, 不管是科技新貴或醫生, 都是不討好的工作, 從事這二個行業, 人生幾乎都沒有甚麼生活品質可言.目前我認為收入高, 生活品質又高的, 非金融業莫屬. 我講的可不是普通理專喔, 而是在外資證卷行工作的股票經紀人, 大部分每天都吃香喝辣又坐領高薪. 生活品質好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