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德國廢核 瑞士/義大利相繼宣佈廢核

四年的時間可以推翻

自己主政時『大溫暖 大投資』國光石化

現在再開2025非核家園支票…


廢核?

漲你一個月電費一百就上街頭了 還廢核

oviraptor wrote:
不談偽不偽善好了
德國所擁有的幾個優勢,台灣壓根沒有
台灣要看狀況類似的日韓怎樣因應才是對的

你一直希望比照辦理
只能說是典型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症的患者



典型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症的患者?
聽來是諷刺 但無所謂... 我可以接受
也許我的確喜歡用前進一點的思考去看待事情



德國廢核發展再生能源 並不是說要學他們一模一樣的技術
而是該以此為啟發進而思考發展適合我們自己的技術
再生能源的形式極多 風力 太陽 水力 潮汐 地熱 溫差 生質能源等等
說穿了再生能源就是以自身環境進行自然能源利用

要克服難題都是在想辦法提高有效轉換使用效率
除非不在地球 不然都該有能利用的自然資源
說台灣什麼都沒有是屁話 只要是在地球任何地方上就是有能被利用的自然能源
不然你笑我天真 我還笑你知識及觀點狹隘



所以德國做了 還不能啟發我們什麼嗎?
干日韓啥事? 要等他們做才能證明什麼嗎?
要這麼現實等別人發展好了 等別人輸入技術 那台灣永遠是可悲的能源輸入國
我也能客氣反問一下 您這樣思維不就跟搞代工的大老闆一樣?
爭氣點吧 很多事是看準趨勢挑戰創新 只看眼前永遠是輸家




那..德國薪資的水準我們要不要順便照著做呀..勞工的福利要不要照著做呀..退休制度要不要照著做呀..

Dr.LDS wrote:
典型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恕刪)


不要以為別人都是笨蛋,自己最聰明,可以做出不一樣的

這論點似乎很反現在教育或一般主流社會的思潮
(都在鼓勵人要走不一樣的路)
不過我的看法非常實際
在你之前,不會沒有人像你一樣有過那樣的美夢
在你之後,也會有許多人懷有同樣的美夢

但是前人為何都失敗
或者說前人沒有一番成績?
理由可能有很多

但是絕對不是因為他們懶、他們笨、他們不會想、他們比你差
一定另有原因
你就那麼肯定自己可以克服那些原因?那麼肯定你可以不一樣?

你個人的事,去試試看闖一闖,可以
關係國家社會
能夠給你試試看嗎?

德國的理想建立在什麼之上?
為何日本韓國沒有那個理想?
日本還是唯一被核子彈過的國家,第三個有重大核電廠意外的國家
他們會沒有廢核的意圖嗎?何以無法實行?

這世上有些國家地廣人稀一開始就不希望用核能
如紐澳
有些國家身處一堆好鄰居身邊電網可以支應過來支應過去
人民素養也高,願意付大錢
如歐洲各國
各有各的理由與基礎

但除此之外,許多國家就是廢不掉核能
同樣也都有理由與現實基礎
而不是你所說的眼光淺短那麼單純

你有理想當然很好
但當人告訴你某些現實問題時
你如果一味選擇不聽
只會掩面哭喊:為什麼你們這麼沒理想性?為什麼你們這麼沒理想性...
那我就無言了
現實終究是現實,不是在演偶像劇...

另外
台灣的代工模式當然問題很多,但那是台灣在過去時空下
在國際環境與自身條件之間取得平衡找到一條路
隨時代改變當然也要慢慢檢討
不過說真的看多鄉民對此的批評也讓人感到厭煩
把前一代工程師企業主講得一文不值
你們又有啥本事?不就一張嘴...






sec3231 wrote:
那..德國薪資的水準...(恕刪)



討論是廢核跟再生能源的問題
跟薪資福利無關

若說心態 要等追上德國的薪資等等水準再來做
只是想證明自己次一等 所以可以不用發展嗎?

Dr.LDS wrote:
還有請不要有比爛的思維 比爛的思維不會進步.


剛剛看了世界地圖 德國的周遭國家還真不少 就算德國真要廢核但能保證他的鄰居也會廢核?







兲兲想你 wrote:
漲你一個月電費一百就上街頭了 還廢核


今天就你最實在了
oviraptor wrote:
不要以為別人都是笨蛋...(恕刪)



OK啊 那可以心平氣和來討論
您不也把別人當白痴一樣?

說真的 核能太好用 石油太好用
至於它的危險它的污染 消費者聽到但看不到 所以無所謂
說穿了 人有便宜的能源可用 誰都不想換 管它那麼多
要放棄目前這些能源 當然被視為不切實際 當然容易被想想就算了

但當開始有越來越多人審視它的污染它的消耗 轉而認真關心再生能源
努力改進技術發展 可以等它成熟替換核能 我不懂這會太過理想化不切實際?


現實是 世界上有國家願意重視開始做了 這並不是什麼壞事
也說過了個人並不是什麼激進廢核者 只不過如果希望台灣如果有積極能源政策
能有一天技術成熟後替換核能 不是很好嗎? 也不衝突什麼
只怕人只是安於現狀 連開始進行發展都不肯... 那真的是眼光短淺了

不是想爭論什麼 只不過陳述一些該做的事



德國的核能依賴度佔所有能源的將近三分之一,而所有替代能源當中,綠黨人士獨鐘風力,認定它最具遠景和潛力。實際上,德國其他天然資源發展空間有限,河川落差不夠大、日照太少、火力製造太多污染、天然氣有限,基本上選擇性不多,所以,綠黨極力鼓吹風力發電:「我們有全世界最領先的技術,最高的發電量,每年減少一千四百萬公噸廢氣排放,甚至可以科技外銷(例如已經在日本建造四個風力發電廠,另外六個正進行中)」,因此,在資源分配上取得最大優勢(風力補助金額佔百分之七十三;水力百分之十四;廢料沼氣發電百分之七;太陽能百分之三;垃圾發電百分之三)。

在此政策下,當局卯足全力,在德國北部及東部共建造一萬四千多座風力發電塔,提供四萬六千個就業機會,可是,目前為止提供的電力不到需求總量百分之五。尤其,這幾年來,它像無底洞(今年又要額外追加二十億歐元),電費高昂之外,還要人民繳所謂的「環保稅」,近年來節節上漲,從一九九八年的年的二億八千萬歐元,二○○○年的八億六千萬,二○○一年十二億,去年十七億,到今年的二十億,而且,短期之內只攀升,不會下降。

專家也表示,風力供應不穩定,經常必須「靠天吃飯」(德國一年平均刮風得日子約七十七天),二○○一年刮的風比往常減少百分之二十,二○○二年也減少百分之十,而今年夏天暑熱空前,更是「風不吹、草不動」,風力運轉幾近停擺。所以,既不能保證應付基本需求,也無法取代其他能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