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謝謝你」「不會」是正確國語?????


Tarunaka wrote:
別人說「謝謝你」我則...(恕刪)

用英文來解釋中文?


你不生氣嗎?
Are You not angry?
不,我很生氣。
Yes,I,m angry。

請問是英文錯了還是中文錯了....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你的國中國文和英文老師知道你在這發這種文嗎?

G-PLUS wrote:
用英文來解釋中文?你...(恕刪)


whats up?
簡單一句話描述樓主這個人

邏輯有問題加上翻譯能力有問題

把 不會(麻煩) 不會(客氣) 這種單純的 不會(以下省略)用語
直接錯誤的翻譯成英文的 不會(做某件事情) i can not

然後再拿這"錯誤的翻譯"i can not 去跟 非常謝謝你 的"正確翻譯" thank you very much
兩個去互相比對

整篇看下來為什麼沒人肯認同你的說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樣
而不是不認同你所謂的"正確的國語用法"

每個國家每個時代都會有一些新穎的造詞或是用語,那是種創新或是創意的思考下的產物
樓主不能因為這些創新的用語或是用詞,跟最早的標準用法有所出入就要否認這些用語
如果這個用語已經被大多數的人所使用 一定代表其有一定的方便性或是簡單性

處處追尋舊時代的標準只是限制語言文化的成長或是創新
語言一定要是死的嗎? 不能創新? 不能為了方便性或是讓人容易理解而做些適度的變化嗎?
應該說要明白這些新的用語最初的含意,而不是只知道新詞而忘記其最初的含意

只要能把語言最初的用意"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 明白的傳達給他人"就好了阿

如果是因為國家地區的不同而對方才會無法明白傳達者的意思
那就是說話的人沒有顧慮到對方並非跟自己是在同個環境下長大而直接使用地區方便性的用語,有失禮儀
不同國家的人溝通難免會產生這類問題,就連相同國家的人也會因為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
難到全世界使用英語的人都要用完全一樣的用法嗎?
難到全世界使用華語的人都要用完全一樣的用法嗎? 其他多到數不清語言呢?
說真的如果要把口語的東西都標準化

那我可以說 全世界的人都跟機器人一樣 一點意思都沒有

就像翻譯 兩個人翻 可能翻出不一樣的意思

就像 WTF 可能A翻 搞甚麼 B可能翻 三小

誰翻的對 誰翻得好? 這其實沒有定論 因為人是主觀的

硬要去弄一個標準化 根本沒啥意思

標準化是用在撰寫文件 跟教育上

但是溝通上 本來就是各地有各地的風格 甚至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風格

有人會鞠躬說謝謝 有人握手說謝謝 有人微笑說謝謝

要標準化嗎?

又不是機器人
กิิิิิิิิิิิิิิิิิิิิ ก้้้้้้้้้้้้้้้้้้้้ ก็็็็็็็็็็็็็็็็็็็็

DChild wrote:
比聽不懂更糟糕的是樓主是聽得懂...(恕刪)


聽得懂,因為我是台灣人。

聽不懂,就該體貼地想想人家是哪裡人。

再上一堂課。

有個台灣人同事,和七八個大陸同事(都是北方人),在大陸用餐。

台灣同事吃得很開心,為了感謝對方的熱情招待,他指著一道菜開口說了這句話:

「這道菜,和台灣的菜沒差,很Q!」

這一句話,出現了兩個台灣用語,一個是受了閩南語影響,一個是受了客家話影響。說得在場的大陸同事面面相覷,不知他到底是在讚美還是在批評。

好,有誰知道這一句話,明明是「國語」,為何又造成溝通問題了?

Tarunaka wrote:
我真的凡事務求古奧,...(恕刪)


請問你所謂的"標準"到底是以甚麼為標準呢? 如果是以古代的中文為標準, 說不定三四百年前也不是回答「不客氣」啊,且大陸人就都回答得那麼"標準"嗎? 那照你這樣說我們去美國美國人也應該跟我們講標準的英式英文而不是美式英文囉? 日本人也應該把他們眾多的外來語包括漢字都拿掉囉? 不然你來當教育部長好了,趕快把現在的火星文都導正, 不然你以後會更難過的.....

Tarunaka wrote:
我真的凡事務求古奧,...(恕刪)


拍謝題外話一下,我覺得你的發文風格很像一位叫Laohou的大大
常常討論台灣、日本、大陸社會上的同與不同...

言歸正傳,其實你講的這件事如果以討論的方式來說,是沒什麼...

但是,用一翻兩瞪眼正確和不正確來下標「語言」這就好笑嘍...

我說的「不會」整句是說:不會啦~你不用客氣~
生於世紀末,存於世紀初....
樓主作為翻譯,經歷過「他者」使用某一特定語言時,所產生的各種疑難雜症,

因此樓主追求語言的規範性與純粹性,是可以理解。




但是--我們憑什麼、為什麼說「印度腔的英文是不禮貌、不尊重英文母語人士的行為」?

我們不否定通行語言的凝聚力,也並非有意摧毀語文,

但,為了強化語言的純粹性,以上言論顯然已將語言的純粹性連結到民族的純粹性...


我想樓主並不是這樣的語言警察,不過樓主以上的言論,仍然給我這樣的感覺。



畢竟語言是一個過程,一種工具,而非一個終極目標。

珍惜自己的母語,瞭解並接受他人的多語性,應該才是更為重要的。

一本道 wrote:
你的國中國文和英文老師知道你在這發這種文嗎?


「謝謝」->「不客氣」

這還真是我國小國中老師教的。

程門立雪,不敢或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