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名字差異看兩岸大不同

中華文化不是中國文化!中華文化在全世界華人聚集的地方都有,在臺灣相對完整! 没有高低之分,但對身為人的尊重卻不見得相同!
唉,都說了人家是什麼家世,要取漂亮名字很難嗎?會取這樣的名字一定有的理由,如果是問為什麼還比較有意思,一口開就直接了當說人家取不出好名字,只會讓人覺得看事情只看表面啊
湘蛮子 wrote:
呵呵。大陸的傳統文化並沒有斷絕。
另外,一聽到對岸說臺灣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我就不禁疑惑。
東漢之時,臺灣稱夷洲,未開化。後來天高皇帝遠,受中國傳統文化渲染較少,如果硬要說中國文化在臺灣,估計也只是日本殖民時期唐宋遺風吧。
誠然,大陸在文革時期傳統文化大受打擊,比如京劇、國術、道教、儒家,但並不是說完全斷絕了。我認識的人裏面就有很多精通國學的。
以上發言,如有得罪,請包涵。


你對台灣還真不清楚。

台灣有甚麼「唐宋遺風」?就幾個日本人留下來的唐風神社罷了。

我們講的「保存中華文化」,不是說台灣有多少國學大師、出過多少國學大作。

我們講的是中華文化在一般生活中的滲透。

比方說:婦女在正式場合穿旗袍出席,毫不奇怪。在大陸就不常見。

端午、清明、中秋,在台灣都視為傳統節日;大陸則直到最近才正視。

印刷品用豎排版,大陸則豎排版基本消失。

一部六法全書,不少還有文言殘餘,大陸的法條則一律白話。

國璽因循傳統,刻篆體,大陸則是好懂的宋體。

小時候上學寫文章,還得拿小楷毛筆。

......

就是這些。有好的傳統,也有不怎麼樣的傳統,但一般中國人養成該經歷的東西,我們多多少少保留一些。

樓主還是少這樣看人低了,
人家大陸人看我們台灣人取名字,才覺得我們台灣人名字都取的好奇怪呢。
名字是父母親取的,大陸人取跟台灣人取都一樣,沒有什sense不sense的,
不然你潑潑看你的名字給大家看一下,看你的名字我們覺得有沒有sense。

kwekweice wrote:
樓主還是少這樣看人低...(恕刪)


不是看人低,是恨鐵不成鋼。

這是個曾經出過紅樓夢偉大著作的民族,不應該是現在這樣子。

以上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一個日本學者說的。
Tarunaka wrote:
薄熙來的兒子叫做「薄...(恕刪)

你台灣人
用"台灣"字命名嗎?
Tarunaka wrote:
不是看人低,是恨鐵不成鋼。

這是個曾經出過紅樓夢偉大著作的民族,不應該是現在這樣子。

以上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一個日本學者說的。

那你的ID怎麼是英文?

Tarunaka wrote:
不是看人低,是恨鐵不...(恕刪)

覺的人家的姓名命名的沒sense,到底是您自己的想法,還是日本學者的見解?如果您沒這想法,倒也不用去替日本學者在這裏發表這種高見吧……
個人正好在對岸工作,倒覺的是員工們的名字蠻有趣的,叫圓圓、盼盼、男男、敏敏、x倩、x雪、x月的都蠻多的,也有不少用以前國共內戰時期,他們的戰爭英雄的名字來給小孩命名。
姓名代表一個人的父母給他(她)們的小孩的一個永久性的象徵,不管個人覺的是好聽還是通俗,都不適合用沒sense來形容人家,這很容易沒事給人不好的觀感的。
如果有人是恨鐵不成鋼而要說你哪方面很沒sense,這種說法也很難讓你接受吧。
日本人對中國人恨鐵不成鋼的話,這倒是蠻有趣的事,南京的市區,現在還是不開放讓日本來進來投資做生意呢。
Tarunaka wrote:
不是看人低,是恨鐵不...(恕刪)

覺的人家的姓名命名的沒sense,到底是您自己的想法,還是日本學者的見解?如果您沒這想法,倒也不用去替日本學者在這裏發表這種高見吧……
個人正好在對岸工作,倒覺的是員工們的名字蠻有趣的,叫圓圓、盼盼、男男、敏敏、x倩、x雪、x月的都蠻多的,也有不少用以前國共內戰時期,他們的戰爭英雄的名字來給小孩命名。
姓名代表一個人的父母給他(她)們的小孩的一個永久性的象徵,不管個人覺的是好聽還是通俗,都不適合用沒sense來形容人家,這很容易沒事給人不好的觀感的。
如果有人是恨鐵不成鋼而要說你哪方面很沒sense,這種說法也很難讓你接受吧。
日本人對中國人恨鐵不成鋼的話,這倒是蠻有趣的事,南京的市區,現在還是不開放讓日本來進來投資做生意呢。

天南地北雙飛客 wrote:
你台灣人用"台灣"字...(恕刪)


歹勢...不懂你說甚麼,請講中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