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ak wrote:印度也是非常自由民主...(恕刪) 為什麼?很簡單百姓民智未開:有哪一個國家的人民從出生到死亡都共用一條河水的國內文盲太多:人民識字率太低,國內精英人才都去搞IT了,相對於其他產業的發展十分不利政府清廉度差:不想說明了,跟中國有拚.......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那該死的種姓制度你拿印度跟新加坡/香港來比較?
城市之虎 wrote:為什麼?很簡單百姓民...(恕刪) 所以說民主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民主也不是一個國家富強的必須。世界200多個國家,大部分是民主國家,但絕大部分也是落後國家。算起來,民主國家的先進率低於專制國家。
其實應該是台灣沒有人才了吧......現在出現落後只是代表上幾輩早已無能現在的學生又繼續被無能的上一輩教育演變的!只是越來越無能罷了....換個角度思考台灣當年若說是日本建設基礎及國難來台的對岸人才經營才有一波經濟奇蹟依現在的時空背景還有可能再創當年的經濟奇蹟嗎?
為什麼臺灣會比香港、新加坡落後?見不得他人或他國比台灣過的幸福,人民互相不相容以前台灣外國觀光客沒現在那麼多,各景點都是外國口音可喜的是互相交流增加可悲的是外國觀光客台灣遊好便宜,服務好,人情好,吃跟消費便宜就像台灣人民10~30年前去對岸跟東南亞國家觀光心態
當然落後啊~~看看新加坡在幹嘛~~您相信嗎?新加坡可以扯上北極區域,不可思議的國家。新加坡竟然會造破冰船!!!(在赤道耶)新加坡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2013年05月15日 18:05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6日報導,距離兩極最遠的赤道國家新加坡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成為可塑造北極未來的一分子。 受訪專家認為,新加坡以國際港口和海事工程中心地位成功加入是在意料之中,而北極理事會批准了六個國家的申請,顯示這個國際合作組織希望通過展示開放度提高影響力。 理事會昨天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召開第八次部長級會議,通過讓新加坡、中國、印度、義大利、日本、韓國成為正式觀察員,但是歐盟的申請遭到擱置,因為歐盟禁售加拿大海豹産品,被加拿大視為傷害了其海豹捕獵業。 北極理事會於1996年成立,成員國包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挪威、芬蘭、瑞典、冰島及丹麥,以及代表該地區土著的團體,理事會主要以高層論壇的方式,就可持續發展和環保事務進行討論。 新加坡在2011年向理事會申請成為正式觀察員,當時理事會通過努克會議所採納的新批准條件被中國學者認為非常嚴苛,是北極八國為鞏固並擴大既得利益為域外國家設定更高門檻。條件包括申請國要對北極事務有興趣及具備專才、承認北極圈國家主權、承認《國際海洋法公約》為管理海洋的堅實法律基礎、接受及支持促使當年理事會成立的《渥太華宣言》等。 不過,新加坡有備而來,充分滿足了各大條件,這次還派出經驗豐富的駐北極區事務特使司迪齊出席會議。 北極的航海業對新加坡來說充滿商機,吉寶新滿利是亞洲第一個建造破冰船的公司,早在2008年就為俄羅斯石油巨擘盧克造了兩艘能在低溫下運作的破冰船,並積極開發能適應北極氣候的石油鑽井和船只。 吉寶岸外與海事也正在打造首個能適應北極氣候的自升式鑽井。 另外,覆蓋北冰洋的冰層如果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逐年融化,新的北海航線也可能成為從北極國家輸送能源南下的航線。一方面,這可能影響新加坡作為途徑蘇伊士運河的南海航線上重要港口地位,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新加坡的港口管理技術也可在北海航線上派上用場。 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安德魯·帕爾默說:“這顯示新加坡在造船、港口、海事商業等方面的技術得到國際認可。” 在會議之前,有學者認為理事會對中國的申請可能持保留態度,但是專家表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經濟體,其龐大能源需求已成為這些北極境內能源輸出國不可忽視的市場。 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學院能源安全主任佩瑪尼博士說:“作為正式觀察員雖然能出席高層會議及提出對切身利益相關的課題,但是並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成員國決定。而經濟上的合作主要還是看雙邊關係,在這層意義上,大部分領土都在北極圈裡的挪威和俄羅斯將中國視為重要合作對象。” 帕爾默教授也說,中國也在冬天會結冰的渤海領域建造大型結構,積極為探尋北極機會做准備。 正式觀察員不具投票權,也無權在年會上發言。加拿大在這次會議上取代瑞典,成為未來兩年的理事會輪值主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