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一下 檢傷分類這裡是醫改會的網站,算是比較偏病人角度的基金會了吧?認識新版「急診檢傷分類」急診治療不再「憨憨等」!您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進入急診室後癡癡的等,不知何時才輪到看診。護士把您安排在走道觀察床上,卻沒人進一步處理…為了確保急診病患能適時獲得醫療照護,也讓急診醫療資源有效運用,衛生署今(99)年起制定了新版的急診病患五級分類標準,並訂出看診的優先順序及等候時間。希望這制度能讓醫院作業更順暢,焦急無助病人也能明確知道候診時間與應有的照護權利。第一級:復甦急救(例如車禍大量出血、意識不清),須立即急救第二級:危急(例如車禍出血,但生命穩定),等候10分鐘第三級:緊急(例如輕度呼吸窘迫、呼吸困難),等候30分鐘第四級:次緊急,等候60分鐘第五級:非緊急,等候120分鐘這麼說來因為骨折、發燒,或是肚子痛跑去看急診等個一兩個小時也是剛好而已....
自己也在急診看多了,不意外啦!這個社會變成這樣子,要改也很困難當醫生可不是為了普渡眾生我也有我的專業和尊嚴每次遇到那些病人及家屬來急診就要下指導棋的彷彿他們才最了解醫學,我們的解釋在他們眼中只是辯解這麼多年自己遇過,也看了這麼多,很難改變啦救命,先保住自己的命吧雖然離開後,留下來的人loading會增加但是急診我真的待不下去了,下個月我就海闊天空了再見急診室!
魚竿遊 wrote:最無言的地方真的就是...(恕刪) 我真的覺得鄉土劇是有相當影響力的而且信徒還不少說是信徒不是誇張,對某些族群是非常洗腦的這種刻板印象的洗腦對於沒有正確認知的觀眾會有誤導這樣的誤導跟洗腦一樣悲劇假如有看過鄉土劇劇情,到醫院住院應該是老梗中的老梗可能戲裡沒有幾個角色是沒進過醫院的而且死掉的機率不高,最慘就失憶換器官驗DNA重點就戲裡醫療場景刻板,醫師醫術都通神幾乎不可能讓角色死掉這會誤解讓人認為救命救急一定是救得回來救不回來絕對是"醫師能力不足"或是"沒有盡力"然後就是告醫生,台灣最常見的醫療訴訟.....像這例裡黑枝指責為什麼不快裝氧氣罩但是急診醫師的處置是要清空病患周邊不相關人士以便進行插管裝氧氣罩病患也無力自行呼吸請他讓開結果就讓他抓狂。"戲裡重病管他三七二十一就是氧氣罩啊"這就是鄉土劇的標準至於犯錯云云,鄉土劇不教人認錯這從來不是這些爛戲要教育民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