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神路亞 wrote:
佛家將眾生分為有情和無情
一切有感情有見聞覺知之生命為有情眾生
相對於有情,草木、土石、山河、大地等,稱為非情或無情
此為未達程度的後人所附會.
簡單的比喻就是瞎子摸象,明眼人(佛)跟盲人(人)描述象(宏觀的世界-像),盲人用他的感官程度去做二階描述,就變成這樣。明白的說,瞎子摸象指得就是這件事。
釋迦牟尼的理念很單純,教育眾生具同理心,並在時刻到來時,維持堅定的信念,告訴大家,你們跟他一樣,跟著路就做得到,其實基督/回教也類似,但是被後人穿鑿成一神教,那個堅定心變成了區別心,然後就變了調。
至於分"道",是因為人類的肉體讓人類比較有機會去理解與進行以上的提升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