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看法:
如果程序草率、不合情理法,我也認為該重新檢視這個退場的決定是否妥當
但,堅持不要退場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高教工會、永達教師代表、學生代表
你們說清楚了沒?
今天教育部沒有做好把關、沒有妥善輔導,該檢討、該罵
但是捫心自問,永達真的該走下去嗎?
賴福林教授,你自己也在去年接受訪問時坦承了
學校方早已無心辦學,要求你們要拉學生,無所不用其極
且設備壞了都不修、換的
這樣的環境你們忍心讓學生繼續下去?
我們姑且相信你們這群繼續替永達退場來努力挽救的教授都是對永達有無法割捨的情感以
及為人師表的一種責任
但,so what?
你們有把握將永達的退場駁回後
能給學生好的學習環境,能給社會大眾一個有一定水準的學士?
如果這些學生因為轉學,而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 有更好的能力 何樂不為?
如果這些學生因為轉學,而導致無法畢業、能力不夠 那也是自身不努力,怪誰?
工會回應:大學校地只要將過教育部核可就可以買賣。土地與大樓在停招到停辦的過程可以逐步變賣
(例如現在大湖校區就在進行變賣),讓學校有經費繼續開課,至少讓現有學生安心畢業
。但如果連這都不願意做,最後13億資產就是直接進董事會口袋。
至於,永達該不該退場?我們的觀察是,如果教育部有心接管,永達的教育品質肯定能夠
明顯提升。過去教育部接管的私立技專(如景文、親民、精鍾商專-現台灣觀光學院)教
育品質都有明顯改善,沒道理永達無法。
個人回應:大學校地的確核准後即可買賣,但能監督教育部勿放任學校變更校地進行買賣不是嗎?再
者,如果說要讓現有學生安心畢業,意義究竟是給他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還是單純給
他們一個畢業證書?這是我們社會大眾所在乎的。
的確景文有明顯的成長,但親民(今亞太創義技術學院)、今臺灣觀光學院,真有明顯成
長?個人語帶保留。而景文能成長的原因是當初的確還有"本錢",而永達師資、設備以
及環境 真有被接管然後進步的價值?
工會回應:學校如果要退場了,就是要處分校產,客觀上就是難以「監督教育部勿放任學校變更校地
進行買賣」,何況現在教育部的態度就是放任私校校董獲利了結。
另外,我們完全支持要給永達以及各校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其實若能掃除掉
這些不當私校校董的介入,師生一起好好辦學,加上政府的資源挹注,學校的教育環境肯
定可以比現在好。
個人回應:我質疑的是,難道教育部不能主張"私校退場應充公"這點?我個人絕對同意勿放任私校校
董亂來,也絕對同意學校的辦學環境可以透過師生努力和政府挹注來有所成長。但,我質
疑這麼多的學校,難道每一所都不該"退場"?
若堅持永達技術學院不走"退場"一途,我認為"整併"後山、高屏地區的大專院校是個選擇
,藉由接管、改組董事會,來將永達技術學院"併"給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