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全班28人都答錯的題目,你會嗎?

乘數、被乘數名詞的定義、英文中文的差異、邏輯語意的差異等等對小二生來說都沒那麼重要,你沒辦法用高中生、大學生的角度去期望他們,重點是,他們有沒有建立正確的觀念,就是9x5跟5x9是"不一樣"的,認識這個"不一樣"就夠了,講再多他們也無法理解,只會更混亂而已。

** 程式語言裡面的陣列(array)就會用到這個概念,array A[5][9] 跟 array B[9][5] 就是完全不同的意義。
ejan1969 wrote:
樓上說只要答案對,5x9還是9x5都一樣的家長們要注意了,這兩個確實是不一樣的,當然期望小學生去認識這個不一樣並不容易

正好相反,
小學生因為懂得少,所以「只學這種乘法」,
有交換律的乘法是進階版,現在先不學,
現在這個階段先建立被乘數與乘數的觀念再說。
請看我#72貼的那個連結。
被乘數與乘數的死板觀念到了中高年級就會打破了。

所以不能用大人的數學觀念來看小二的題目,
因為階段學習目標不同,
等到他們再大一點乘法觀念就會和大人相同了。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窮到只剩下錢 wrote:
一位家長近日在臉書...(恕刪)


老師的教學有問題還是......

這是老師教學有問題,
跟學生年紀沒關,
拿出史八豆仔,
丟出 四個一,一色同殺.
丟出 一個四,出老千剁手指.
學生再笨一次就懂.
5個9 => 9,9,9,9,9

9個5 => 5,5,5,5,5,5,5,5,5

雖然答案是一樣,但是本質是不同的。一個包子5塊錢,買了9個包子,共花了45元。如果硬要扯交換率,可以變成一個包子9塊錢,共買了5個嗎?試問,如果你買3個包子老闆要算你27塊,你要嗎?(由上述的算法反推)

請不要把大人的想法套用在小孩子學習上,我們常常犯了一個錯,這麼簡單怎麼不會(我自己也會這樣),但是回想小時候,我們學習的時候會這樣想嗎?學習不就是循序漸進,從基層打起,不然幹嘛要從加減法開始教起?大家都這麼厲害,怎麼不一開始就教乘除法、代數、聯立方程式、微積分......?

這題目是要小孩子去思考如果用乘法要怎麼計算,所以要先搞清楚題目本質才能作答,再者這也會延伸到除法的時候要怎麼算。

有時候英文的說法跟中文就會有相反寫法,為什麼硬要套在中文題目上呢?

暫時註冊 wrote:
你也可以去考基測時說,這題出錯了!光才不是直線前進呢!它會被引力彎得吧啦吧啦......


如果基測的時候,有人用相對論去解兩物體的相對速度(雖然在低速時和牛頓力學的答案是趨近一樣的),改考卷的卻說他錯,那就滑天下大稽了.
現在小孩都很早學英文 (很多學齡前就開始學了) , 我覺得我旁邊很多親朋好友的小孩 不是不會算 , 99乘法表 ,公式 也背得滾瓜爛熟 ,但!! 題目一遇到題目是用中文敘述的 就一片哀嚎 , 就像我小時候常聽到一句俏皮話說 "自小離家補英文 , 學會英文忘中文"
我居然對了....小時候這種問題常答錯...

長大後才搞清楚!

hkc6389 wrote:
有時候英文的說法跟中文就會有相反寫法,為什麼硬要套在中文題目上呢?


因為這是數學課,數學本質上並沒有乘數/被乘數要擺前擺後的限制,所以應該要避免這種沒有意義的題目,進而形成僵化的腦袋,一切的重點是"單位",單位擺對了,就是對的。

說實在,這種題目會跑出來..其實是因為小學老師本身的高度不夠高的緣故..
aronyang wrote:
因為這是數學課,數...(恕刪)


5個9 => 9,9,9,9,9

9個5 => 5,5,5,5,5,5,5,5,5

請問這本質是一樣的嗎?延伸到除法會是一樣的嗎?

前面有大大提到的這篇,裡面也是有提到乘數與被乘數觀念,節錄如下(只是英文說法跟我們中文不同,他們是用複製的觀念):

Defining Multiplication

To be able to apply the commutative property, we must establish a definition of multiplication that applies meaning to the operand order. If operand order isn’t important, the commutative property serves no useful distinction.

In Wikipedia’s definition of multiplication, the first operand is the number of copies (multiplier) and the second is the number repeated (multiplicand). If this is the same definition the teacher taught, 5 x 3 is equivalent to 5 copies of 3, or 3 + 3 + 3 + 3 + 3. It is equal but not equivalent to 5 + 5 + 5 because 3 copies of 5 represents something different. For example, 3 bundles of 5 bananas is different from 5 bundles of 3 bananas although they total to the same number of bananas because their structures are different.

還是要說不要用大人角度思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