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年紀大了,好像牙齒越來越爛,小時候連蛀牙都少見,最近卻覺得崩壞速度加劇。這個淘寶買來的超音波電動牙刷還頗好用的,跟我另一個飛利浦的超音波電動牙刷用起來差不多。我就是愛拍照 wrote:牙線剔牙比刷牙容易...(恕刪)
減重當然要設定終極目標,但目標究竟在哪裡?小時候都用身高-110來評估理想體重,後來又聽說比較壯的男性(骨架大?)可以只減去105,不過對我身高176CM來說,低於70KG的體重真的是太病態了。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成功嶺集訓的大頭照也是68KG上下,非常不好看。BMI也是一個評估標準,但以我自己的情況,176CM的理想體重在74KG以下,但這也是BMI=24的臨界點,跨過一點點,就到了肥胖的標準。不是我想偷懶,但對我來說,176CM/74KG雖是不難達到的目標,但並不好看。目前(至少這兩年)我覺得最好的評估標準是體脂肪率,大約17%的體脂肪率已經很不錯。大叔只求體態好看,沒什麼機會展露腹肌,沒必要往13%的體脂肪率邁進。對我們一般人而言,要如何量體脂肪率?可以用帶體脂肪率的磅秤或用計算的,其實我個人的經驗,磅秤的變數很多,用計算的反而有比較高的參考價值。
在非常努力的跑完30分鐘後,滿身大汗,決定來寫下這段文字,最能貼近此時的感受。剛開始運動時,雖然真的有效,但也非常辛苦......精確的說,是痛苦!每次的運動都不輕鬆,肥胖時快走 6KM/H,80KG左右跑10KM/H,一直在挑戰自己的極限與忍耐度。在跑得很痛苦時,我心裡也會吶喊:「真的注定要這樣跑一輩子嗎?如果非要這樣跑才能控制體重,我真的不想再跑了!」正確的答案是,當你減重成功之後,你會越跑越輕鬆,痛苦指數降低。如果肥胖時運動的痛苦是8,那減重成功後的痛苦指數是3,降低很多,但仍然要付出時間與體力的。當然了,如果選擇正確的重量訓練,培養出更多肌肉,這也會讓你更輕易地維持身材,因為基礎代謝率提高了。
既然把體脂肪率作為評估體重的標準,如何「測量」體脂肪率成了一個重要的任務。為了測量體脂肪率,我曾經買了三個磅秤,包括OMRON與其他兩款可以跟手機app連結的機種,但除了OMRON之外,另外兩款都已經被我冷凍起來了。因為藍芽連接真的不是太可靠的東西,我只想踩了就量(大胖子階段,希望量了就跑,不要被其他人看到),偏偏藍牙經常得連接個大半天。即使是OMRON,我最後只用到最簡單的體重測量功能,體脂肪率已經視而不見。為什麼?因為體脂肪率其實是透過磅秤上的鐵片與腳底接觸時所測量的電阻來推算體脂肪率,所以跟腳底的潮濕程度、測量時間都非常有關,精確度堪慮啊!當然,我們也可以到專業健身房或者醫院的減重門診,使用更精準的機器來測量,但這樣未免太辛苦了。我個人是建議去Google搜尋體脂肪率的線上試算表,只要輸入脖圍、臀圍等基本數據,就能取得相當程度的數值。注意,這個數值或許不是絕對的精準,但對於自己評估減重成果是非常有用的。(利用臀圍 脖圍評估體脂肪率的試算表,據說是基於美軍的評估標準。)因為其實脂肪堆積正是反應到脖圍與臀圍的數字上,每天抓抓脖子、捏捏屁股,大概就知道自己減肥的成果了。身為一個減重者,隨身準備一個皮尺也是很合理的。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這句話拿來描述減重,非常真實。我大多時間都在社區的健身房運動,有時出差,也只好到飯店的健身房活動......要是連健身房都沒有,怎麼辦?那就去學校跑操場啊,非不得已,我是盡量不在公園馬路周邊夜跑,因為我近視,跑步不愛戴眼鏡,有摔得狗吃屎的顧慮。這就是一種堅持與習慣。這幾年慢跑蔚為風潮,我們也在FB上看到許多人每天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是每天要貼一張自己的GPS跑步軌跡,有的是拍跑步機上的數字,當然也更多是拍自已上健身房的英姿,但是......對我們這種天天運動的人來說,看一個人是否是真的天天跑步,是很容易的事情。每天持續跑的人,會很自然地形成一種身材比例。你說你天天跑,甚至還跑到10KM/H,可是看來就是胖胖圓圓的,可能嗎?每天貼自己的跑步軌跡,但每次參加慢跑賽,就是一堆理由失常,甚麼前一天沒睡好啊、腳痛啊、指甲扭到啊…...(不好意思,這讓我想到有些歌后,明明號稱是實力派,但每次現場演出都會剛好感動到流淚、泣不成聲。或者,有些動感舞后,碰到要現場演出,剛好受傷。)運動是對自己身體的交代,對人生的一種負責,如果只是拿來貼貼FB說嘴,那真的就不必了。(我們健身房運動,真的是得把握有限時間的。有時看到那些窩在健身器材旁邊聊天看手機的,真的是無奈!)
genie.lin wrote:減重當然要設定終極目...(恕刪) 像我這種不太需要練肌肉就很強健的身體結構,-110根本不太可能成立,就算成立也只是變成一根竹竿,所以看看就好,只要體脂率達到標準即可...話說今年訂的新年新希望其中一個有穩定進行,直到目前為止已經瘦了10公斤,繼續鍛鍊中
剛開始對體脂肪率還沒有很真實的體會,只知道就是看脂肪在身體的比例。但在體重反應在磅秤數字之前,每天沒事摸摸頭(洗頭的時候)、抓抓脖子、搔搔屁股,馬上就能感受到差異。所以,不用刻意找磅秤,固定測量脖圍與臀圍,就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了。不過呢,控制體重也不要太走火入魔,像我69KG時,冬天怕冷、坐硬椅子時,屁股會痛,那真的是太誇張了。夜空中那明亮的星 wrote:像我這種不太需要練...(恕刪)
genie.lin wrote:剛開始對體脂肪率還...(恕刪) 我是看腰就知道了,如果是運動控制飲食減肥,体脂肪是整體下降的,不會是個別部位下降,腰就是我的指標...不過我覺得減肥主要是為了身體健康,雖然是種意志力的展現,不過弄到身體壞掉就不好了
genie.lin wrote:既然把體脂肪率作為...(恕刪) 關於體脂肪..我覺得下面兩張表還蠻清楚的..體重體態控制, 我覺得最終目的應該是要為了健康.所以如果可以的話, 我是覺得每年至少要一次的健康檢查."減肥是一輩子的事, 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全的人生"減肥最難的, 我覺得是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但是良好的飲食習慣, 常常伴隨的就是要控制抵抗一些高熱量美食的引誘.但是人生如果要把所有的美食拒之在外,身為一個吃貨, 這樣的人生真的太過乏味了.一個人的健康, 我覺得不只是生理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也同樣重要.好吃好睡, 好好工作賺錢, 努力保持身心愉快.我覺得這樣才是真正的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