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gilin2004 wrote:
可以 修持佛教的四念處
就是
1.觀身不淨:
在日常生活當中,看見自貪愛的人,我們就會開始打妄想,想那個人的頭髮很飄逸,身材很勻稱,或者面貌姣好、清秀、有氣質等,種種念頭就會開始念念遷流,所以用「觀身不淨」的道理來思惟,破除對「淨」的執著。
而方法就是觀想、思考我們這個肉體是污穢不乾淨的,皮膚裡面包著血肉膿屎,實在不怎麼好看...
就像很少有人覺得大便是香的 精液是香甜好喝的那樣,包括許多日本AV女優實際的心聲,也是很厭惡不喜歡精液的腥味呀,只是為了拍片賺錢做效果而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吞精...
2.觀受是苦:
受,就是一種感受。承認接受外面的苦樂境界,這就是受。但眾生執著種種快樂的感受,因而起了貪愛,拼命去追逐、佔有,就不斷地造惡業,將來就要受報。所以,觀受是苦,是用來對治眾生對「樂」的貪求慾望。
世界上所有的快樂,到最後都有悲傷、煩惱、不管身體或心念都是如此。
比如說,如果打手槍的感受是真正快樂的話,那麼應該可以接二連三的打下去持續快樂高潮才對呀!但是 實際上 只要一天連續打超過2、3次,就會跪求不要了吧...可見,打手槍的行為只是短暫幾秒的快樂...卻是換來長期的空虛與痛苦呀!!
就像我們吃東西,吃得很可口,就拚命地吃,覺得很高興,結果吃到很撐反而很痛苦,也吃壞了肚子,不但沒營養,腸胃也出了問題,這就是一開始快樂到後來反而變成痛苦。
所以可以知道,這個物質世界上沒有所謂真正永恆的快樂,有的只是短暫、容易變質的快樂痛苦感受罷了!!
3.觀心無常:
我們的心,不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心境,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這就是無常。而眾生執著一切萬物皆恆常不變,而不知此均有生滅現象,所以觀心無常,是用來破除眾生對「常」的執著。
例如現在口很渴,想喝一杯水 這是一個念頭,把這一杯水拿起來喝一口茶,覺得這杯茶很可口,繼續再喝一口,就有點淡而無味,再喝就不想喝了。
就像 看完AV後,性慾高漲,很想打手槍,打完手槍後,只剩下空虛,也不想再打了...
同樣是在喝茶、打手槍的這一念心,前後的心境念念遷流,這麼大的變化,這就是無常。
4.觀法無我:
法就是指宇宙世間上所存在的一切東西物質。在這個世界上,任何的人、事、物,皆要具足種種條件、因緣才能成就。既然是因緣和合,就沒有一個實質的自性存在,自性就是「我」,所以一切法即是無我。一切現象都是仗因托緣而生,而眾生執著一切為實有,所以就用這法門來對治。
我們思惟「人」是由骨、肉、血、細胞等組合而成,具足種種條件才能組合成這個「人」。若這些組合因素散去,「人」也就不存在了。一棵樹,要有水、陽光、泥土、根、莖、葉等,因緣合和才能生長。一張桌子,先要有一棵樹,再由工人砍伐,運輸至工廠,再加工製造等,才有桌子的產生。這些都是觀法因緣和合而生,一切色法、心法皆如是觀,就能了達緣起性空,與空性相應了,就能了生死了。
ps.以上四念處,有部分內容引用以下文章,詳細請參考:四念處觀行法門
以上,再打手槍時,觀想思考 四念處會比唸佛經還要適合,不會犯了褻瀆佛法的罪過,才不會被護法神處罰!!
在正統的佛教裡,佛經的地位比佛像還要高,故 我們不可以隨便對佛經不尊重呀!!
好文,標註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