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gabu wrote:
無數的輪迴,就在恩怨情仇中不斷的浮沉
何時能解脫
放下
放下恩怨情仇
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自淨其意
沒有執著,是阿羅漢,從六道中醒來
沒有分別
,是菩薩,從十法界醒來
沒有妄想,破了無明,是法身大士,是佛了


仔細看了半晌...




偶想..


偶還是繼續妄想..


流連執著..


保有分別心......恩怨情仇..欲罷不能持續............

kegabu wrote:
能坐三天三夜,沒什麼妄念,是不簡單
但你沒見性,還是凡夫俗子一個
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恕刪)


差別在哪?
誰說了算?

weird@ wrote:
差別在哪?誰說了算...(恕刪)
見性了

你就可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你將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所以不用誰說,自己知道
這麼多樓,似乎還沒看見關鍵字:慈悲,
佛法我法二執已無,念思諸念不復,八風吹不動,恆為第九風所搖撼,
八風者,憂喜苦樂利衰稱譏,第九風者,慈悲心是也,(來自某武俠小說),

我佛慈悲,現在卻變成佛要對我慈悲,要學佛成佛,當然要到一樣慈悲才有可能.
自認虔誠,卻不以慈悲心為前提,看重反而的是自我內在修行與自私自利式功德累積,

會蓋大佛像,會送勞斯萊斯,會買動物放生,...,似乎都忘記這是一個苦痛災難世界,
相同資源財源該怎麼做,是自私自利式的自認累積功德,還是以慈悲心發願,佛當然能看清,

如果只是內在式自我修行,不與任何人間事物發生關聯,最單純簡單,但幾乎不可能,
門外漢只能提醒,以慈悲心修行,就算不能成佛,至少可能做一些對他人有幫助的好事,其實也算不壞 !!

kegabu wrote:
當初了凡先生跟雲谷禪...(恕刪)


了凡跟雲谷
誰比較接近"本來無一物"?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人間法的『菩薩行』。

華嚴經重複著一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有人解讀成信佛後,就斷絕人與人的關係。

個人解讀成:擁有更多的資源與力量,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arjigo wrote:
這麼多樓,似乎還沒看見關鍵字:慈悲

樓主開這樓,就是出於...慈悲心。
大學之道



明明德



親民



止於至善


明明德,可以說是明心見性

親民,就是慈悲,眾生無邊誓願度

止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成佛
自刪.................自刪 自刪 自刪 自刪 自刪 自刪 自刪 自刪

kegabu wrote:
嚴格說,算但你大魚...(恕刪)


大師再進一步詢問

那有信仰的人 可以吃....小

跟做愛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