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啡 wrote:
小朋友,回去請你的...(恕刪)
+1!
台大現在好像也有業務/盈虧壓力(小小抱怨--這幾年感覺每回看病,領的藥越來越多),都必須學習財團醫院般用地下美食街和停車場標案挹注。記得幾年前見過各個醫院盈虧統計。好像是長庚基隆分院是賠錢的。
阿啡 wrote:
以前從民國84年左右的國際醫療品質xx管理研討會算開端,我記得葉金川有上台演講,而後瞭解健保制度開始推論病計酬等一連串制度至後來的總額預算,在這個發展的開始,就已預告醫師的所得將大幅縮水。醫師所得如78樓所說,另外,我兒子同學的父親是某醫院科主任,月所得與十年前比,至少減少10萬。
護士推護理師制度,護士照顧病人外,還要寫論文,提高品質,縮短住院天數,但是績效都被惡化的健保資源稀釋,基層護理師薪資提昇有限。
大醫院有制度引誘及壓榨,要達到平均月薪10萬,督導以上級別是可以的,年薪200以上的護理專業人員,認識的也不少,這樣的薪資待遇,但誘惑力夠嗎?說不清的帳。
現在還有醫院的本業是賺錢的嗎?所有的醫師或護士所得,與20年前物價比,應該都是退縮的。只有在不景氣時,會呈現該行業的優勢,說不定所得還會增加。XDD
emeryville wrote:
雖然餅越來越大但是...(恕刪)
浦燒肉丸子 wrote:
醫院不賺錢!!!那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