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宗教的神是存在的?

spartamimi wrote:
呵...好了不逗你了Good...(恕刪)

cman4434 wrote:
所以解脫有這麼簡單嗎?要我就回皇宮聲色犬馬了呀。

既然已成佛,有何不可?
可能心要一直清淨才能保持成佛狀態!
佛跟凡夫的差別大概就是佛心清淨,凡夫則是縱於慾樂。
vu84vu wrote:
既然已成佛,有何不可...(恕刪)


沒錯呀,但喜歡聲色犬馬叫心清淨? 但這跟身滅心滅又什麼關係?
立功换无期 wrote:
我也想信教,可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恕刪)

不知道該信什麼教...

真心推薦

誠心信睡覺

有好的睡眠品質會讓你神輕氣爽身神好
精神好做甚麼都覺得順利

cman4434 wrote:
沒錯呀,但喜歡聲色犬馬叫心清淨?

喜歡聲色犬馬叫縱於慾樂,是穢心,
心清淨是放下萬緣、清淨無染,
釋迦摩尼佛放下萬緣,所以放下妻兒,放下太子身分。
vu84vu wrote:
喜歡聲色犬馬叫縱於慾...(恕刪)


阿不是說佛陀只要心清淨就可以回皇宮聲色犬馬了嗎?
一般認為,佛教有三個層次--

第一是終極層次:空性成就。福慧圓滿,回歸自性。

第二是中等層次:淨土成就。先移民到西方淨土去,繼續修行,目標是成佛、回歸自性。

第三是低級層次:人天成就。如果淨土不想去或去不了,至少行善積德,在輪迴裡過點好日子,夢是沒有醒來,但好夢總比惡夢好。


每個人追求的層次不一樣,
有的人想留在六道裡享福,
好好睡覺,好好工作,好好賺錢,
有的人想要返璞歸真、回歸自性。
沒有對錯!每個人的目標不同罷了!
cman4434 wrote:
阿不是說佛陀只要心清(恕刪)

悉達多成佛後有回皇宮與妻兒一起生活?
他選擇與僧團一起生活,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他示現的是清淨的生活.........
其實原始佛教並沒有什麼修行的層次也, 出家者要把涅槃視為唯一目標, 有沒有達成的差別而已!! 至於在家眾, 雜物太多, 所以佛陀說修善行, 好好的活也不錯!!
vu84vu wrote:
悉達多成佛後有回皇宮(恕刪)


"既然已成佛,有何不可?"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