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 花多少錢把佛經運回 ?

Taimay123 wrote:
佛經梵文寫成
有幾個人 看的懂 聽的懂

所以才要翻譯成當地文字,
所有宗教的經典都會翻譯成當地文字才能傳教.
而且翻譯這事出錯難免.........
傲笑憐
道士又不唸佛經,你是又搞錯甚麼了?喪禮那個叫法師、師公,基本都沒出家的,請參考"父後七日"
Taimay123
喪禮上 , 不管法師、師公誦經,一樣是唸經者有口無心, 哪個家屬看懂 [不知]聽懂 [不知]
01白虎哥 wrote:
道士的學歷只有國中?...(恕刪)


家人自己不唸,才只好請人唸,你請人時有沒有先訂好學歷標準?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cckm
除非自己能背上經文,不然誰知道他唸得對不對?
傲笑憐
上面的...說句有點不敬的,那是你老爸老木還沒死<<經文紙本不會準備太多,只有直系才有一本"邊看邊唸也可以默念"
cckm wrote:
所以才要翻譯成當地文...(恕刪)


如果去了解所謂的“五不翻”,就知道早期的譯經還算蠻嚴謹的,但架不住“流傳”啊,以前一樣有人會抄錯,刻板會刻錯,就連現在電腦排版也還有人會打錯字...
連經文開始的都有:如是我聞、我聞如是、聞如是...你能說他翻錯嗎?
所以才有四依四不依,然後扯到“依義”,那就更有趣了,簡單的說就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lan14 wrote:
如果去了解所謂的“五不翻”,就知道早期的譯經還算蠻嚴謹的

有時候不是不嚴謹,而是誤解其義.
不同的語言間轉換,本來問題就會很多...........
cckm wrote:
有時候不是不嚴謹,而是誤解其義.
不同的語言間轉換,本來問題就會很多...........


所以佛教不是只有“經”,所以才有“論”,甚至連號稱教外別傳的還多了一堆“錄”。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lan14 wrote:
所以才有“論”,甚至連號稱教外別傳的還多了一堆“錄”

你這太深了~就像跟台灣人解釋啥是基督教偽典跟次經的差異
有些人活的陰險卑劣,卻嚐盡了榮華富貴,就不要想死的心安理得!
應該找很多義工不用錢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