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從小就覺得一件是很不合理
學那麼多文言文的國文幹麻呀
現實生活中又沒用到半句~
有興趣鑽研的讀中文系再學就好啦~
還默寫一堆課文~真是的無趣~
以前國文課都會睡著~
芭樂068 wrote:
數物化地理在工業上的...(恕刪)


真的嗎?
對於讀文法商科的人來講,
物理化學還真的沒啥用途啊...

高中甚至大學一二年級之前的教學還是屬於通才教育,
各科都要均衡吧,
學英文都難免要背背文法了,
學中文的修辭又有什麼不可以或不應該?

討論看到這邊,
某種程度上,
我覺得有些人傾向把自己學不來或不想學的東西就直接歸咎於沒有用,
(勿對號入座)
其實這些東西有沒有用,只要國文/國語課還存在一天,
就讓編國文教材的人去煩惱吧。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真的嗎?對於讀文法商...(恕刪)


我說的有沒有用指的是在整個社會上有沒有用

請舉例"修辭學"有何實務上的應用? 想不出來對吧
何必輕言某些學門是用不著的?

基礎教育既為基礎,就是用來奠基的。
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以孔子當年的整體知識累積的水準與現今知識量(或說常識)到了一個爆炸的程度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或許今天要到進入大學後,才堪比擬孔子當年(志於學)的階段。
請問鄉民誰能在啟蒙階段就論斷哪些是該學或不該學的?

------------------------------------- 分隔線-------------------------------------------
何必判定某些知識是無用的?

取法乎上云云,源出於唐太宗帝範;
但是可以使用的層面又何止是政事、舉才等國事一類,
求學、做人、謀職又何嘗用不著?

能活學活用,就能當成知識;配合經驗,更能化為智慧。
天才不是人力能強求的,但是當個有知識、有智慧的人,則可訂為目標朝之努力。

------------------------------------- 分隔線-------------------------------------------

還是那一句:多學勝於少學。
不會阿!我認為這個做法不過分~
因為我認為新聞報導是取一邊的角度去報~
功利短線的言論總是最快拋出~
若是你去想在閱讀一些良好的文章作消費or吸收內容的時候!
那些人不也是多花些時間,從興趣,轉變的專業嗎?

新聞有說出整學期都交這些拋掉進度嗎?
學生開開眼界知道有這類東西不行嗎?
分數真的很重要嗎?
將來小孩子就要一路學這東西下去嗎?
若不是,當下老師知道怎摸和學生交流才是有意義的學習吧!

英文在台灣是這樣教~前後程度落差大,很多學生可能也這樣的學習不解吧!
那若是提早丟出一些好文,或是明確的文是不是對有興趣的學生摸索時間更少勒?
因為可以提升技巧也沒捨摸不好阿?

若是在課堂永遠用那些版本的書,你的學習興趣又會高到哪去?請問?

唯一的爭議只是分數要不要打上去,而不是要不要丟出這類新視野的東西吧!

別忘了!大家都有這類的經驗~拉遠點看,當下你又損失了些捨摸嗎?

這樣說更快啦!音樂課在國小也有些小孩程度好程度差!
請問程度差的是真的資質差還是沒有大量的資源和教材在正規課堂勒?
都要另外自費喔!見鬼了~

那想請問李家同,你那些白話文出版是很容易懂聊天感嘆文多!有沒想要用白話文
多去做些解析勒?


芭樂068 wrote:
我說的有沒有用指的是...(恕刪)


我看不懂所謂「整個社會上」沒有用是什麼意思!?
有用就有用,沒用就沒用。

修辭技巧對於律師寫狀子,
法官寫判例,
作家寫文章,
公務人員寫公文,
平民百姓欣賞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
還有大夥在這兒打嘴砲,
都用得上。

以上算不算不太工整的「遞進複句」?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我看不懂所謂「整個社...(恕刪)


所以沒學過修辭學的人都寫不出來你說的那些東西嗎?
修辭學真的有意義嗎?
cychang1969 wrote:
(恕刪)
還是那一句:多學勝於少學。


生命苦短而學海無涯,要有效率的學習你需要的知識
才能愉快的享受你的人生,而不是把你的生命浪費在一輩子都不會用到的東西上面
義務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是在教國民考試考高分?還是在教國民生活在這個國家的基本基礎工具?

一個小四生,在那個階段到底需要學得是什麼啊?

那個階段教修辭學,坦白說實在有點給他qetw%@︿&*%
其實現在的國文教材真的很離譜

國中國文的自修上,與課文內容有關的題目不到1/3,其它都是在考修辭,比較等題目
說真的我不知怎樣教小孩
更慘的是,段考真的考了一堆這樣的題目,哇勒

基測不考???才怪,不考的東東是不會有人教的!!!!!!

教改真的是改的太誇張了
真是可憐了這一代的小孩


他們學了這模多的修辭法,作文有寫的比我們這一代好嗎???(56年級)
沒有,真的沒有!!!!
只是增加了他們的挫折感,無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