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深入思考為何機場餐廳特許權利金這麼高(一年好幾千萬)導致售價偏高?
因為場站租金(免稅店, 餐廳...)是桃園機場的重要收入,
而桃園機場的收入又是民航作業基金的重要來源,
民航作業基金的用途~一大部分是養台灣其他不賺錢的機場(約17個),
一些蚊子機場(屏東, 恆春...)只是某些人競選的支票,
但是就算沒人搭(恆春機場一個月甚至有不到百人的紀錄),
這些民代和地方勢力卻只准機場開張剪綵, 不准機場關門,
還有一堆不得不的服務性質離島機場, 那麼錢從哪裡來?
原來追根究底是一座桃園機場要養其他17座賠錢機場,
其實跟著媒體的膚淺報導起鬨(挑最誇張的報, 怎麼不教大家多利用連鎖店家),
倒不如施壓立委修法, 另外由政府編預算去養其他17座機場, 而不是放著讓桃園養...
但是因為台灣的政治生態, 讓受訪官員根本不敢說出真話...
這也是桃園機場公司化特別條例送審時,
曾經引起馬祖等離島立委強烈關切的原因(南北竿機場錢從哪裡來)...
另外桃園機場漢堡王套餐(NT130左右)和鄰近機場比算便宜的, (香港NT190, 曼谷管制區內NT250)
現在桃園機場內也提供免費無線上網和一些免費休憩設施(其實是凹免稅店出錢設置),
和一些歐美大陸東南亞死要錢機場比, 還算不錯,
一些人認為只要東西降價, 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客人把錢賺回來,
不過依小弟常跑機場的觀察, 這種想法太天真, 因為台灣近幾年被邊緣化,
旅客流量少了很多, 除了一早和中午的尖峰時刻人稍多, 其他時段連漢堡王都是小貓二三隻,
你覺得生意真那麼好做嗎? ( 第一航站地下室的小吃街和3F的亞太飯店都關好幾年了)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二航管制區內, 還有一些連鎖商家,
例如星巴克, Subway(管制區4F)和85度C(D7登機門)
如果不想被敲, 請預先作功課, 多利用連鎖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