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看,
大乘佛教每天花自己的時間,布施念經持咒回向所有眾生,包括他不認識的人,
生活中對他不好的人,以及畜牲道,一隻狗,一隻鳥,
鬼道地獄道眾生,
拿那種諷刺小故事,
..................
那就這樣吧。

願眾生心想事成事事如意
阿彌陀佛。
min9821 wrote:
多看看,大乘佛教每天(恕刪)


您誤會了!
您的瞋心又起來了。
這個故事,其實是反應很多人學佛,遇到境界現前,就垮了。我自己是如此。

您不也是?
min9821 wrote:
多看看,大乘佛教每天(恕刪)


看用什麼心回向吧。
如果只是因為聽說要回向給眾生,功德就會放大,所以才回向,這裡面滿滿的貪與癡,這是佛陀說的菩提心嗎?
Bentley20190121 wrote:
您誤會了!您的瞋心又(恕刪)
看用什麼心回向吧。
如果只是因為聽說要回向給眾生,功德就會放大,所以才回向,這裡面滿滿的貪與癡,這是佛陀說的普提心嗎?

這是我的過程。
每個人過程不同,
我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過程,否定一個人,或是整個系統。
我認為那樣可能是以偏概全

您把我說的大乘教法修法
跟我個人行為混在一起
我不想猜你的意思
要就自己說出來

然後呢,您想表達什麼?
可以明白說出意思嗎?
我不想猜,猜錯了也不大好,是吧?
能說出發心跟菩提心
也是認識很多了
您想說什麼
水云 wrote:
是 不懂就說不懂,確...(恕刪)


你可能喜歡美顏,因為希臘氏佛教是佛教傳到東方的中途站,佛像就是標準的帥哥形象,挺鼻大眼,不像後來傳到中土後,變成華人細眼小嘴的臉龐了。
我沒有要針對誰,
生命有限,
這口氣出去,下一口氣進不進來都不知道,
我想要的不只是佛學,
我想知道,生命從何來,向哪去,
但是自己的智慧有限,
思考一直遇到瓶頸,
所以進來這個討論串看看,想說會不會遇到善知識,可以讓自己腦力激盪,有所突破。
有些話,如果遇到大善知識,我想說,想問。

以前在台大獅子吼網站,有一位蔡老師(好像又名為“白非白”),應該可以稱為是善知識了。可惜後來消聲匿跡了。

我不知道您所說您過去遇到的事有多痛苦,是多大的挫折(最苦最痛是十分的話,您遇到的是幾分), 只是我覺得某些學佛的人都不知道,當他們自以為在弘法時,對正受苦難或曾受苦難的人來說,聽起來卻像是風涼話,也很矯情。
很多學佛的人,喜歡說“感恩”,但是多半是口頭禪了,心中真有感恩?

如果政府說,若你捐款給孤兒院,政府就還給你十倍的金額,這時候你捐款是善心,還是貪心?

回向的問題也是。
如果功德回向像捐款一樣,捐出去,自己就沒有了,您還回向否?

不想和您結惡緣,如有無心冒犯您的地方,請見諒。
Bentley20190121 wrote:
我沒有要針對誰,生命(恕刪)
不好意思,我的國文程度不好,所以只能看白話佛經,
您說了那麼多,我現躺在床上用手機看,
畫面小,有點抓不到你的意思。
如果,您想找善知識,我還是那些話,這樓4000樓前,另一棟700樓以前,看一下,
以您知道菩提心,真的是想找生命的問題,我還是那句老話,像所有有心求法者一樣,
四處尋訪,或許,您的資質比阿底峽高,比惠可還高,認為要佛菩薩,要達摩來找你,
我只能說,最好不要這樣想。
手機打字不習慣,其他的下一樓再說
南無阿彌陀佛
過去,有一個人慳貪的習氣很重,對於任何他喜歡的,
總是說「我要!我要!」從來沒有說過:「我不要」。
一天在佛陀托缽回程中,他遇到了佛陀,向佛陀索求缽中的歡喜丸,
佛陀告訴他:「你要歡喜丸可以,但這當中有條件,我可以給你兩顆歡喜丸,
然後你必須把當中的一顆再還給我,並且說道,我不需要這顆歡喜丸。」
為了得到歡喜丸那人欣然答應了,

但是當他要把手中已拿到的歡喜丸再拿出來時,
顯然相當的困難。
因為他這一生,不, 事實上應該說好幾世以來,
從來沒有把已拿到的東西再拿出去的舉動,但是為了得到歡喜丸,
他用顫抖的手,掙扎的交出一顆歡喜丸,結結巴巴的說道:
「我……我不……不需要……不需要這顆歡喜丸。」

旁邊的弟子看了好笑,好奇的問佛陀,為什麼要這樣大費周章的給一顆歡喜丸。 佛陀慈悲的說道:「這個人慳貪的習氣已經許久,

從來未曾有過一絲想要佈施的心念,
如果再這樣下去,未來必定是惡道中輪迴的命運,
所 以我要在他的心念中種下一個佈施的因緣,

不要小看今天這 樣小小的一個善念,
將來這 個善念的因緣成熟了,憑這這個善念他將脫離惡道,
開始修行,未來將會解脫 諸苦,永斷煩惱。」
基督教話語:「世間沒有窮到無法佈施的人。」
佈施之意,就是「給予」,人心顛倒,習於獲取,不欲付出。
生命從何而來?
可以參考鐘茂森博士(已出家,現為定弘法師)主講的
1.時間和空間是假相 2.宇宙是無中生有 3.宇宙有原點 

佛家講大千世界「一時頓現」。那麼,「一時頓現」是什麼時候呢?正是當下!一時頓現宇宙全體,頓現之後,馬上又頓時消失。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廳裡一開燈,廳內全景一時頓現,一關燈,全景頓消。《首楞嚴經》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此之謂也。



生命要往哪裡去?
迷則繼續在六道來來去去(輪迴),悟則了生死、出輪迴,
佛來到這世間就是來教導我們如何修正錯誤的思想行為,
佛法不是迷信,像孔子一樣是教育,是教學,
「我們學佛的終極目標就是回歸常寂光淨土 ,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淨空法師)
Bentley20190121 wrote:
我沒有要針對誰,生命(恕刪)

我不知道您所說您過去遇到的事有多痛苦,是多大的挫折(最苦最痛是十分的話,您遇到的是幾分), 只是我覺得很多學佛的人都不知道,當他們自以為在弘法時,對正受苦難或曾受苦難的人來說,聽起來有點像是風涼話,也很矯情。
很多學佛的人,喜歡說“感恩”,但是多半是口頭禪了,心中真有感恩?
天氣好冷,您問的是佛法問題,問到我這個半滴水,
口行心不行,事實上是教育的一部分,總比連口都不行的好,
日久功深,就會越來越有口有心。


您這些問題,都只是個人問題,
個人覺得您現在提出來,我感覺怪怪的,
會可見達魔,不會去問梁武帝為何貪功德。
南道梁武帝貪功德,會可就不學佛了嗎?
如果您是要我檢討,好的,
其實很多網友,包括那位一人決策小組剛剛po篇文,我也知道是給我看的,
我的程度不夠讓您對佛法反感,我會檢討改進。


如果政府說,若你捐款給孤兒院,政府就還給你十倍的金額,這時候你捐款是善心,還是貪心?

回向的問題也是。
如果功德回向像捐款一樣,捐出去,自己就沒有了,您還回向否?
我還是抓不到您說這兩句話的用意,
是說我對網友的態度,讓您感到我有口無心,需要檢討,
這我會再參自己本心。
如果,是問回向的問題,
我想您要先查一下回向的一些資料。

不想和您結惡緣,如有無心冒犯您的地方,請見諒。

個人建議,是我這小水滴,不是半桶水,只是小水滴的建議,
真想學佛,請先修資量道,請出外參訪,在參訪過程中,
請念佛 懺悔 隨喜 回向
要省時,網路有佛光山八十八佛懺悔影片
有1小時的,我採用的是簡略板16分鐘的
不要在網路找,不會開悟,只會開誤
南無阿彌陀佛

打完才知道已經有高手上來回答,早知道就不從被窩爬起來了,
哈,開玩笑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