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300 wrote:
無聊看人傳了"三武滅佛"
搜了一下"中共滅佛"
大陸那邊宗教不自由
常滅佛像,天主基督教雕像,教堂也毀
有些不錯的觀光景點也毀掉
我看以後樂山大佛也會被炸掉吧~
以前看"風雲"很有印象
共業恐怕挺多的
中美貿易!?
武害肺炎!?
商人投資南向!?失業率暴增!?
東方.西方.佛系.任何一宗都反~無解~
只有低調,才能在大陸生存~
不過,隨便吧~
還是管好自己就好~
然而,忘記前面有沒有討論過 ...
基本上 ... 悉達多 ... 不喜歡別人幫他塑像 @@
用現代文字講法的話嘛 ...
有人喜歡被拍照,有人不喜歡被拍照
悉達多 大概是 屬於 不喜歡被拍照 的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長者夫婦喜獲麟兒,笑得嘴都閤不攏了,於是就在江邊舉辦盛大的喜宴,宴請親朋好友。長者夫婦倆輪流抱著兒子向諸親友誇示。誰知走到河邊時,一不小心,失手讓小嬰兒掉進大河裡,這時長者夫婦嚇得面無血色,四處派人去河裡打撈,卻怎麼也找不到他們的寶貝兒子,夫妻倆傷心地昏倒在地……。
再說這個不幸落水的小嬰兒,掉落到大河中,隨著水流載浮載沉,居然毫髮無傷;河中有一隻大魚,一張口就把小嬰兒吞了進去,可是小嬰兒在大魚的肚子裡,也沒事!
大魚從上游游呀游地,游到了下游,下游村裡住了一戶富家長者。這位下游的長者也是沒有子嗣,正到處祈求諸神保祐,希望能得到一個兒子。這天他正命令僕人在河邊捕魚,正巧捕到這條吞了小嬰兒的大魚,僕人心想:「我捕到這麼一條大魚,老爺看了一定會多給我許多賞金!」於是僕人手腳俐落地把魚殺了;誰知剖開魚腹,居然發現一個可愛的小嬰兒,於是抱給主人看。
長者看到這麼一個莊嚴的小嬰兒,心裡想:「這一定是我平常很誠心,所以老天爺賞給我的孩子!真是謝天謝地!」於是就把小嬰兒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來撫養。
這時,小嬰兒的親生父母--也就是住在上游的長者夫婦,聽說下游的長者,捕魚得子的奇事,心想這必定是他們日思夜想的寶貝兒子,於是焦急地來到下游的長者家,希望長者能歸還他們的心肝寶貝。
下游長者好不容易才盼到這麼一個兒子,那裡肯輕易答應。於是兩家爭吵了起來,為了爭奪小嬰兒,便告到了國王那兒去。
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樣奇特的事,國王也不知該怎麼判才公平……。
「啊!有了!」國王靈機一動,自認為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於是國王告訴爭論不已的兩方:「朕判給你們任何一方,都不公平;不如這樣,你們兩家就合力把孩子養大,再給他安置田產,各娶一房媳婦,將來,上游媳婦生的孩子,就屬上游長者的子嗣;下游媳婦生的孩子,就屬下游長者的子嗣。」因為這小嬰兒有兩對父母,所以大家都叫他「重姓」,而「重姓」就在兩對父母的細心呵護之下長大,兩家也都為「他們的兒子」置產、娶妻。
長大之後的「重姓」有一天十分認真地對他的「父母們」說:「我初出生就命運坎坷,苦難重重,意外落水,還被魚吞食,實在可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這些坎坷離奇的遭遇,使我體認到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啊!今天我認真地考慮了我的將來,希望能夠出家,也請求你們能夠答應我!」
兩對父母因為愛子心切,所以不忍心拒絕「重姓」的要求,只好萬般不捨地答應了。
於是「重姓」便辭別了父母,到佛陀那兒請求出家。
佛因為「重姓」的誠心請求,答應剃度「重姓」為僧,於是慈悲的佛陀對「重姓」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自著!」
「重姓」於一剎那就現了清淨的僧相,佛陀更為重姓比丘說法,利根聰慧的重姓比丘馬上就證得阿羅漢,漏盡煩惱,神通自在。
這時,阿難尊者問佛陀說:「這位重姓比丘,累劫以來修了什麼福報?為什麼剛出生不久就意外落水,還被大魚所吞食,卻可以命大不死?請佛陀慈悲開示。」
佛告阿難:「從前有一尊佛,名叫『毗婆尸佛』,常常集眾,開演妙法。有一次毗婆尸佛說法時,有一位長者聽佛說布施持戒可以獲得大福報、大功德,於是心生歡喜,發心受三皈依,受持不殺生戒,又拿了一錢至心供養佛。 因為他至心供養佛的緣故,九十一劫中,生生世世都投生在大富大貴的家庭,沒有經歷貧窮困厄,乃至到了這一輩子,也是由兩戶殷富之家所扶養長大,生活上不虞匱乏。因為他受持不殺生戒的緣故,雖然出生不久,意外落水,還被大魚所吞噬,卻大難不死。因為他發心受三皈依的緣故,可以生值佛世,遇佛出家,聞佛說法,了生脫死,成阿羅漢。
這時,阿難尊者及與會大眾,聽到佛說出「重姓比丘」前世因布施、持戒、受三皈依,所以今生得證聖果的因緣,都發了大道心,聽從佛陀慈悲的教誨,精進不懈地廣修一切善法。
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110.htm
只有能看到實相的人
才能看到因果
不要用分別心去看事情
捨離味欲
律為三乘 共基,淨為三乘共庇
末法時代,
無法捨離味欲,睡眠,無法找到安靜地方禪修的,
念佛是很好的法門
有福快樂 無福者苦 今世後世 為福受樂
2月9日是阿彌陀佛殊勝功德日
2月24日佛陀神變節
時時念佛 多多懺悔 隨喜功德 普皆回向
不要釣魚
南無阿彌陀佛
jk300 wrote:
無聊看人傳了"三武滅...(恕刪)
為什麼
中國要等人蓋好後才拆,浪費錢
一開始就立法禁止蓋,不就好了
滅佛-----------這罪很大................................
怎麼叫出佛身血?----宣化上人
佛入涅槃之後,把佛像毀壞了,這都是等於出佛身血。
怎麼叫出佛身血呢?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那怎麼會出佛身血呢?我們也沒有生在佛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見到佛,怎麼會出佛身血呢?這個出佛身血,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你傷了佛的身體;佛入涅槃之後,把佛像毀壞了,或者把佛像的一個耳朵,或一根手指頭弄掉了,這都是等於出佛身血;或是紙像,你把它燒了,這也等於出佛身血。
本來這個罪是不通懺悔,不可以懺悔的。不過,這個情形也有開緣的,或者喝醉酒了,或者發顛狂病,精神不正常的時候,就都不在此例。不過也不能說是我的精神不好,或者我喝醉酒了,故意這麼做,那就有罪了。你要是無心,這個罪業還輕一點。
佛在世的時候,佛有那麼大的神通,有誰可以出他的身血呢?佛已經證果了,誰能損壞到佛的身體?有的時候,出人意料之外,佛也會受損傷。你們各位聽過提婆達多沒有?他是佛的一個堂弟,這個提婆達多,專門跟佛作對,專門反對佛──佛說這種法,他就破壞;佛說那種法,他又破壞,總而言之,他說佛的所行所做都不對的。
他怎麼樣破壞佛呢?他找了一個很窮的女人,對她說:「你為我做一件事,做成了,我就給你很多錢。」
人在窮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志氣,只要有錢做什麼事都可以。她說:「你叫我做什麼呢?」
提婆達多告訴她:「妳在肚子上纏一個枕頭,然後佛在講經說法時,妳就對他一班弟子說,妳肚子裏的小孩子是佛的。就這麼樣講,把佛破壞了,他的弟子就都不相信他,這樣我就給你很多錢。」這個女人就這樣去做了,告訴佛的弟子說,她肚子裏的小孩是佛的。可是佛有神通,就用神通把她這個枕頭掉到地下,當場就證明不是了。
這是佛講經說法時,提婆達多用種種方法去破壞他。
以後有一次,佛走到靈鷲山旁邊,提婆達多也有神通,他想用山把佛砸碎,所以他用掌將山一推,山就好像崩塌了,山石跌下來砸到佛。在他一推的時候,金剛力士──也就是守著靈鷲山的山神,名字叫貝拉,他一看提婆達多把山推下來砸佛,於是在離得很遠處,就用他的金剛寶杵劈打這座山,把這座山的石頭又都打回去了。但是把石頭打碎了,碎石就散落各處,偏偏就有一塊石頭蹦到佛的小腳趾頭上,把小腳趾頭打破了,所以這叫出佛身血──把佛的身體打出血來。這一出佛身血,地獄的火車隨著就來了,把提婆達多押到地獄。所以提婆達多一出佛身血,就生陷地獄,也就是從活活的肉身就墮到地獄去。
以後的人,如果惡心把佛像焚燒了,或者把佛像毀壞了,或者把廟拆了,或者把塔破壞了,這都犯了和提婆達多同等的罪,都是出佛身血。
有一次,佛陀在羅閱祇城竹園精舍和五百位大比丘,共同持缽進入城中乞食。僧團走遍各家各戶,看見城中路邊有些殘破堅硬的木頭,其中有一片長一尺二寸的木頭爆裂,並濺射出一支看似木槍的木條,豎立在佛陀身前。
佛陀心想:「這是宿緣,我自己作的因,應當自己承受它。」 眾人聽聞這事之後,都驚愕地圍在一起觀看。佛陀再心想:「現在應當償還以前的宿緣,化解禍害和果報,使眾人看見並相信因果業報,以後不敢再造惡業。」
佛陀於是便飛騰到虛空,離開地面一仞高。木槍也跟隨佛陀升至一仞(大約十尺)高,直立在佛陀前。佛陀上升到二仞、三仞、四仞乃至七仞(大約七十尺)高,木槍也追逐到七仞的高度。
佛陀在空中變出一塊青石,縱廣十二由延(由延又名由旬),厚六由延,佛陀立在青石上,木槍便穿透青石,再次在佛陀前豎立。
佛陀在空中化現水,縱廣十二由延,深六由延,佛陀站立在水上,木槍又穿過水,立在佛陀前。
佛陀又在空中化現大火,縱廣十二由延,高六由延,佛陀站在火燄上,木槍也穿過火燄,立在佛陀前。
佛陀在空中化現旋風,縱廣十二由延,高六由延,佛陀在風上站立,木槍從旁邊斜插過來,在佛陀前豎立。
註:由延(由旬)是天竺里數名稱,帝王一日行軍之里程,一由延大約相等於三十里至四十里。
佛陀又到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木槍也緊跟著來,立在佛陀前。
佛陀離去後,四天王互相說:「佛陀畏懼此木槍,木槍追逐不停止。」 佛陀從三十三天、燄天、兜率天去到涅摩地,木槍也追趕到。佛陀再於涅摩地以神足變化,去到婆羅尼蜜。佛陀在婆羅尼蜜以神足變化,去到梵天。木槍從三十三天,依次跟隨而來,直至到達梵天,仍在佛陀面前豎立。佛陀與所經過的諸天,皆為其說自宿緣法。諸位天眾都互相說:「佛陀畏懼這支木槍而逃跑,木槍仍追逐不停。」
佛陀下返至羅閱祇城,亦為該城民眾說自宿緣法。佛陀與眾比丘僧出羅閱祇城,木槍亦追尋至佛陀身後,城中眾人全部皆跟隨佛陀出城。
佛陀問眾人:「你們想到哪裏去呢?」
眾人回答說:「我們想跟隨如來看其中的因緣。」
佛陀對眾人說:「你們都各自回家吧,如來自己明白因緣成熟的時間。」
阿難問佛陀:「如來為甚麽要讓眾人回去呢?」
佛陀對阿難說:「若眾人看見如來償還這個業報,都當悶死墮地。」
佛陀返回竹園僧伽藍,獨自一人留在房中,吩咐諸比丘各自返回房間。阿難問佛陀:「我又如何呢?」 佛陀回答說:「你亦要回房中。」 阿難即刻回房中去。佛陀心裏想:「這個業因是我自己曾經種下的,一定要償還。」
佛陀伸出右腳,木槍便從佛陀的右腳背上插入,穿入大地,地深六萬八千由延;木槍穿過此地入水,水也深六萬八千由延;木槍穿過水而入火,火高六萬八千由延,木槍穿過火就燒焦了。當時大地六次反覆震動。阿難及諸位比丘心想:「今天此地震動,木槍必已刺穿佛陀的腳。」 佛陀被刺後,感到苦痛、辛痛、疼痛、斷氣痛。
阿難就來到佛陀的住所,見佛陀的腳被木槍刺出一個大瘡,他便悶死倒地。佛陀便用水灑阿難臉上,阿難這才醒來。他醒後摩拭佛足且哭泣流淚說:「佛陀用這雙腳行走至菩提樹下來降魔、上至三十三天為母說法。如來有金剛身,是甚麽因緣而被這支小木槍傷害成這樣?」
佛陀對阿難說:「世間因緣,輪轉生死,便有這樣的苦患。」
阿難問佛陀:「現在瘡痛變嚴重了,還是減輕了?」
佛陀對阿難說:「逐漸在減輕。」
舍利弗問佛陀:「不知道您的瘡痛變嚴重了,還是減輕了?」
佛陀對舍利弗說:「瘡痛漸漸減輕了。」
這時,比丘眾中,煩惱尚未斷盡的人,見到這個瘡後,都悲傷號啕痛哭說:「佛陀大慈大悲,沒有甚麽不能濟度,為甚麽會有這個痛緣呢?」
佛陀叫這些比丘不要哭泣並對他們說:「這是我過去世自己曾造下的業因,一定要經歷受報,沒有地方可逃避。這個業因不是我父親、母親、國王、上天、沙門、婆羅門造的,是我自己種下,今天要受報。」
大醫王耆婆聽聞佛陀被木槍所刺,哭泣著去找阿闍世王並對他說:「我聽聞佛陀被木槍刺傷腳,所以哭泣。」 阿闍世王、阿闍世王弟弟、耆婆和城中人們一起來到佛陀的居所,下車脫冠,解劍退蓋,步進詣佛。佛右脅側臥,阿闍世王禮佛後,撫摩擦拭佛足說:「您的腳瘡痛好些了沒有?」 佛陀告訴阿闍世王說:「國王應當用正法去統治國家,不要用非法。」 國王問佛陀:「佛陀身體是金剛身,不能夠毀壞。為何您今天被木槍所刺?」 佛陀對國王說:「一切法都是相應的因緣產生。我受傷的身體是金剛身,不是木槍所能損壞的,而是往昔的因緣所損壞。」 國王對耆婆說:「你配好藥,洗滌佛陀腳上的瘡,進行治療。一定要使它及時痊癒。」 耆婆於是為佛陀的傷腳敷上藥,悲傷道:「希望佛陀高壽,這個病患早日康復。願一切眾生經歷的長夜之苦痛,也獲得解脫。」 佛陀於是為阿闍世王以及一切的眾生說四諦法。國王及大眾們告辭回去。
半夜,有七位天人來到佛陀的住所。天人們對佛陀說:「佛陀如同獅子、大象、犎牛、水牛、八臂天王、寶馬受到創傷時,能忍受苦痛,不告訴其他人。佛陀是人中的師子、大象、犎牛、水牛、八臂天王、寶馬,思維真實,自性清凈。佛陀能忍受痛苦、疼痛,有些人是依靠愚頑而忍受疼痛,佛陀是依靠智慧而忍受疼痛。」 天人們說完讚美後變化而去。
清晨時,佛陀對舍利弗說:「在無數的久遠年代以前,有兩隊商人各有五百人。在波羅奈國,商隊各自總集錢財要準備渡大海尋寶,揚帆起航,來到寶島,寶島上物產豐富。其中一個商隊的隊長對眾人說:『我們因為要獲得錢財資產的緣故,受苦渡海到此。現在所需要的都已經獲得,應當住在這裏,用色、聲、香、味、觸五種快樂使自己愉快。』 第二個商隊的隊長對眾人說:『這裏雖然各種寶物俱足、衣食無憂,但不應當在此久住。』 這時在虛空中,有位天女顯現並對眾位商人說:『這裏雖有財寶、五樂、少女、衣服、被褥和飲食,但不應當長久居住,還是早些回航。經過七天後,這裏就會被水淹沒。』 天女說完就變化而離開了。然而卻有一位魔女在空中也對眾商人說:『你們不應當返航,這裏充滿快樂,可以任意遊玩享樂,天女所說這裏會被水淹沒,都是謊話,不應當相信她。』 魔女說完就變化而去了。第一個商隊隊長聽完魔女的話後,對他的部下說:『你們不要準備起航回去,不要相信天女所說的謊話,這裏十分快樂,所有物質都不缺,世上十分辛勤、困苦,這裏正是我們想要的。我們現在已經得到,為甚麽要離去呢?』 第二個商隊的隊長,對他的部下說:『你們不要貪圖五欲的快樂,經過七天後,大水就會把這裏淹沒。我們快速準備,天女所說的並不虛假。即使七天後沒有大水到來,我們也要整裝準備返航,怎麽能夠捨棄自己的父母、妻兒呢? 假使經過七天後,大水不來,我們就可以在此五欲中自娛自樂,然後安然返航。假若正如天女所說,大水到來的話,我們都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到時想要離開又有甚麽困難呢?』 」
佛陀再對舍利弗說:「經過七天,就如同天女所說,大水把寶島淹沒了。當時第二個商隊的隊長,因為事先已經做好準備,大水到來的時候,他帶領所有的部下馬上上船。第一個商隊的隊長,先前沒有做好準備,大水到來的時候,便與做好返航準備的船主爭奪大船。船主為保護他的船,不讓對方登船,雙方各持武器互相格鬥。第二個商隊的隊長,在船上用短矛刺穿了第一個商隊隊長的腳,使他因此而死去。」 佛陀又再對舍利弗說:「第一個商隊的隊長就是今天的提婆達多。第二個商隊的隊長,即當時用短矛刺死第一個商隊隊長的人,就是現在的我。那時第一個商隊中的五百個人,就是今天提婆達多的五百位弟子。那時第二個商隊中的五百個人,就是今天的五百位阿羅漢。那時的天女,就是今天的舍利弗。那時的魔女,就是今天滿月比丘的婆羅門弟子。」
佛陀對舍利弗說:「我往昔作商隊隊長時,貪圖財寶,拼死而渡海,與他們爭奪船,用短矛刺穿另一個商隊隊長的腳而導致他死亡。因為這個因緣,經歷了無數千年,受盡地獄的苦痛。在地獄中,再經過無數千年,被短矛所刺。又經過無數千年,墮在畜生中,被人所射殺。又再經過無數千年,墮在餓鬼中,在鐵錐上受苦。今天雖獲得如來的金剛之身,因為這個餘下業力的緣故,現在被木槍所刺。今已修成佛道,雖然已獲得金剛身啊,也不能避免被木槍所刺,因緣始終不泯滅啊,也不會祇留存於虛空。」
佛陀對舍利弗說:「你看如來,所有的惡已斷盡,所有的善全部具備,尚且不能夠避免這個災殃,更何況愚頑、糊塗,沒有得道的人呢? 是故舍利弗,當護身口意,莫犯此三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