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收費就要立即反應在停收錢上, 竟然還要花12分鐘, 同時做得好像給用戶一個favor
我一直在想, 短收就沒有優惠甚至要罰款, 如果超收也應該要罰款吧
此外, 如果想從ETC賺錢, 就別一天到晚想透過E通卡賺外快
如果想從E通卡賺外快, 那賺到的外快也該回饋到ETC系統吧
看來現在的反遠通已經開始有些效應了!! 讚
永遠記得徐老闆的名言----嫌貴就不要用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1050903/122011080300490.html
遠通電收 面子比裡子重要
2011-08-03 工商時報 【陳懷瑜】
「『裡子』的問題不能用『面子』解決,『面子』的問題也不見得用『裡子』解決!」遠通電收總經理李浩正,用這句接近繞口令的話,貼切的說明遠通電收這5年多來,從事公共行政服務事業的心得,也說出了許多企業經營不為人知的難處。
私人企業最關心的是企業的獲利,就算為了企業形象而做一些包裝,也是為了企業本身的獲利而為,這就是所謂的「裡子」,然而對遠通這種私人企業卻從事公共服務事業,不能只想到「裡子」,而是必須先解決「面子」問題,這也是遠通與其他企業最大不同之處,「我們必須經常與用路人溝通,且要正確溝通,不管程序有多麻煩,都必須盡快解決!」。
一張錯誤帳單 都會毀了信譽
從事公共服務 不容許失誤
國內重大交通建設服務事業中,遠通電收是唯一以全部的民間企業資金,卻從事公共事業的服務工作的企業,與民眾的接觸相當頻繁,尤其是一旦國道從後(102)年初起,全面改採電子收費之後,只要是駕駛人上國道,就是遠通電收必須服務的客戶,這樣的頻繁度就公共事業而言,是相當高的比率,以國內超過600萬輛自用車主而言,遠通所必須服務的客戶遠超過高鐵旅次人數,這也是遠通在服務工作上不可出現任何差錯的原因。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出現任何一張錯誤帳單,都會毀了民眾的信任,「這種事情我們根本不敢讓它發生!」李浩正強調,企業根本不允許有任何錯誤發生,完全是因從事公共事務。
為了建置國道上的電子收費系統,遠通電收以BOT的方式負責國道收費工作,然而這項公共服務業務由私人企業負責,不管是遠通與交通部,從開始建置設施到現在無法分割的夥伴關係,雙方都面臨重新認識與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對國家整體發展是一件好事,至少政府知道許多政策的推動,並非能一步到位,需要透過引導民眾方式,政策較能成功!」
李浩正舉一個真實案例,「颱風期間國道會因為地方政府宣布不上班而停止收費,但曾有一次,地方政府在半夜12點半宣布從當天12點起停止上班,以人工收費而言,只要收費員撤離即可,但電子收費車道需要花點時間調校,當天我們沒有接獲任何單位的通知,而是我們值班人員主動發現,我們共花12分鐘完成調校工作,事後甚至找出約1,000多個通過收費站的車主,主動退費,有些沒回直營門市的客戶還收到我們所寄出40元的退費支票。」
以私人企業來說,鮮少會有這種牽涉政府一項小決策,得大費周章的處理,就算電信事業要補償客戶,也不會有此問題,但對遠通而言,這種非自身錯誤但得解決的事情經常出現,李浩正笑著說,「很多事情當初簽約時都沒有想到,過去我們錯誤的認為政府一旦決策之後,就是一成不變,有關變動的服務是企業的工作,但幾年合作下來才發現,其實政府也常變動,且還動得厲害!」。
人民荷包緊 新車成長率趨緩
海嘯拖累 投資難回收
企業本就應該以獲利為最大目標,遠通電收承接該項BOT所簽訂的合約是18年4月,原預計營運14~15年左右,可以達到損益平衡的階段,但從過去業績表現與未來因為系統改變,以及為了達成國道全面計程收費系統建置等,所需再投資至少80億元以上,讓企業的獲利目標更加遙遙無期,甚至悲觀的評估,在合約期滿之前,損益都無法平衡,探討其中成因,李浩正認為,當初預估中誰也想不到會發生金融風暴,「財務平衡出現延後的成因其實很多,碰上國際金融風暴則是第一個難關。」
國道收費每次通行費從民國80年9月1日漲為40元以來,一直都未隨著國內物價做任何調整,然而國道的興建並未停止,可以不漲價的主因就是因為我國每年汽車都以2~5%穩定成長,顯見我國的經濟成長足以支撐國道的資金需求,李浩正解釋「而當初遠通電收也是以這個成長率進行財務規劃,但卻不幸的遭逢金融海嘯,讓車輛的成長率,雖然在這幾年逐漸回到過去水準,可是已經讓我們預估的通行量無法達到原來的財務預估數,且永遠回不來!」
只准拿來支付交通費
e通卡受限多 推廣困難
為了吸引國人使用ETC電子收費車道,遠通電收以各種誘因期望用路人提高OBU的裝機率,但OBU的利用率在今年6月底前仍無法達成交通部合約中的45%目標,遠通決定配合交通部要求,提供免費的eTag取代現在的OBU,這讓遠通的設備投資持續擴大,且原計畫把e通卡作為電子錢包多用途的規劃,也因此面臨改絃易轍的命運。
遠通電收今年營業收入預估10億元,至於其他收入受限於交通部目前只核准e通卡可以用在搭乘公車、台鐵上使用,讓原先希望讓e通卡具有電子錢包功能,在消費上可以享受折扣,但因為交通部並沒有允許其他的功能使用,只限制交通工具費用支付,讓e通卡無法發揮預期成效,又受制於要讓全民免費通行認證需求,OBU將改為eTag型態,讓e通卡的發展更為艱難,甚至有可能因此消失在市場上。
對遠通而言,為了回饋現有120萬車主,以及整體集團企業形象,即便知道未來配合政策,必須完成國道全面收費電子設備,還得再投資70~80億元設備,將來並不容易回收,但還是得完成,這就是李浩正所說,「『面子』對從事公共服務事業的遠通而言,比『裡子』還要重要!」。
awang2009 wrote:
我不反ETC , 但...(恕刪)
大家都瞭解ETC的美意和效率
只是被本國交部、遠東財團搞爛了
不然能夠快速過收費站可以省碳並提高效率人民會不想要嗎
還得慢慢排隊使用回數票
我們不反對ETC
我們抗議被交部護航、遠通亂競標搞爛的交部-遠通ETC
因為我們人民是小蝦米
但不代表只能默許
如今小蝦米要準備反擊
請未裝機的同學繼續抵制不裝 已裝機的同學快去退機
繼續堅持加油終究能打敗大鯨魚
abcd3533 wrote:
follow大樓更新...(恕刪)
James 007 wrote:
建議還是不要在這棟樓...(恕刪)
謝謝兩位還特地北上來參加
要選就要選總統喔
800萬保證金

愛兜風的小草 wrote:
衷心建議發起人!!活...(恕刪)
感謝建議會盡力校字
不死小王子 wrote:
兄弟們我來晚了.
我...(恕刪)
已查收幫您更新在1樓囉
hy.chang0820 wrote:
看到到現在無法分割的...(恕刪)
再看到這一段
讓我想到的是, 他們巴不得過路費漲價, 抽的傭金更多
同時, 預估同行量達不到財務預估數, 應該要怪它們徐董才對, 也要怪它們公司
我就是嫌他貴, 不想用啊
國道收費每次通行費從民國80年9月1日漲為40元以來,一直都未隨著國內物價做任何調整,然而國道的興建並未停止,可以不漲價的主因就是因為我國每年汽車都以2~5%穩定成長,顯見我國的經濟成長足以支撐國道的資金需求,李浩正解釋「而當初遠通電收也是以這個成長率進行財務規劃,但卻不幸的遭逢金融海嘯,讓車輛的成長率,雖然在這幾年逐漸回到過去水準,可是已經讓我們預估的通行量無法達到原來的財務預估數,且永遠回不來!」
今天的UDN新聞:獨厚ETC?高公局:遠通增10億成本 高於罰金
節錄:
「交通部長毛治國今天下午和高公局長曾大仁開記者會,強調0元eTag方案和OBU轉儲值金,遠通要投入10億元以上,遠高於開罰的罰金。」
請問,這是在把我們當白痴嗎?遠通投入的成本,和他應該受罰的罰金,有個屁關係?之前不是說遠通和交通部的合約,沒有限制系統不能升級採用更先進的系統嗎,那他升級他家的事啊,他該出的成本關我們屁事,出錢升級系統,就不用繳罰金?這是那門子的道理?請解釋給我們家的小朋友聽,看他聽不聽得懂。是不是該有人為這種鬼扯的發言下台啊!!
氣的不是交通部、高公局在想辦法解套,氣的是,把我們當白痴,想忽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