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覆沒.....
之前還營運時
有進去晃過2.3次.....撇除員工,客人說不定不到20人
很慘
新堀江商圈有比262那帶稍微好一些
近期也有修改道路..整體有規劃
只是逛那邊的是學生居多,消費能力有限
火車站前也很慘
以前有印象一整排挺熱鬧的
現在看...變的好荒涼
還在的店家也都普普通通
除了"M"感覺還ok而已~
南高雄主要消費蠻多集中在漢神
不過搭捷運過去逛的人好像不算多..
大多還是騎車或開車
漢神巨蛋那邊....倒是開發的很不錯了
凹子底那站也有個大公園~看到蠻多人都會去蹓狗,騎單車運動
捷運要坐時,點其實算方便
要去巨蛋,瑞峰夜市,三多商圈,新崛江..等等 都有到
不過那個票價喔.......讓人有點不敢恭維
短程的話許多人還是會傾向騎車吧
當然撇除票價來說,我會傾向搭捷運~畢竟有冷氣吹咩
長程的話更不用講
搭乘時間又久票價又貴
有幾次從橋頭-中央公園站與三多商圈
其實若是要站,時間真的很久~至少半小時以上(約40-50分鐘)
而市區內很多人只是做個一兩站
不過看到老弱婦孺又會讓位
ˊˋ
很囧呀
http://www.wretch.cc/album/cawaiibeauty
救人青草茶 wrote:如果一邊的發展是要另一邊的停滯甚至衰退
如果我是北高雄巨蛋附近的大地主,我是不是該說高雄人選的市長真的是選對了?
南高雄發展到一個階段了,換北高雄發展有什麼不好?
兩邊平均發展咩,這樣才不會頭重腳輕阿,您說是不是?
那根本就不是發展
只是轉移陣地(精彩的是投資炒地皮),內需還是不夠,人和錢與總體發展機會還是偏低或不變
就像人家說北高重心失衡,但是也不是要台北整個衰退放爛,全力來建設高雄,那根本只是炒地皮的投資客高興而已
不是正確的國家發展,更是難看的私益角力賽
高雄這樣也不是正常的都市發展
建設是變美了,北區是變繁榮而有活力,但是生活不是騎騎腳踏車和看看漂亮的風景就這麼結束
高雄也不是只有一小區域
否則只是在片面的看高雄,就像以台北看天下的片面角度,以北區和次要建設與風景看整個高雄
更不用說那塊發展快速的範圍..和以前的發展相比較...佔整個高雄市民及市區的比例是偏小的
不是說政治還是選錯人,某些地方有進步值得稱讚
但是好多年了....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人會去解決會去處哩,甚至去搶
老話....就業率與工作機會還有高階一點的工作機會(十幾年前就該轉型了...拜託)
和資金流入(不是短期投資客的資金流入)
把這處理好,才不會實際上地基還是空蕩蕩,空有美景不能當飯吃
只有少數週邊的人用的到,也沒爭到太多觀光人潮
(我覺得想投資觀光的經費可以丟一點給別的農業縣,別太自私...要想靠觀光整個扶植高雄區域我想是拼很大啦)
到頭來人才和資金還是流出居多,到時候再好的建設怕也會變成變相的蚊子館
再下來就是水資源和空氣品質(那些動不了的石化業的污染,中鋼鋼鐵業根本比不上啦..)
很多東西都要中央政府重視...不過有些東西中央政府我看也愛莫能助....
很多點也都可以套用在別的縣市上
(有一種感覺有點像在說一部國片的討論....胡言亂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