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單就文化面來說,從秦始皇統一文字後,大都是繁體(除了草書),現代因為環境變遷跟習慣,文字已經有逐漸簡化的趨勢,加上電腦的普及,是簡是繁不重要,重要的是書寫,除非以後都不用手寫,不然電腦越普及,書寫能力也可能越低大家想想,現在要手寫一篇短文,是不是很多字還要想一下
中國文字可分成六類,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最基本的象形文字就是將所看到的東西畫下來,就成了符號、文字。所以中國文字辨識大都是以形辨意,而不是以音辨意,所以繁(正)體文字很容易辨認、但很難讀寫!!(就跟英文相反,不認識的英文單字,或許讀得出來,但是不知道意思。)而簡體字就是由繁體字化繁為簡而來,有些還能保留住其形,所以還看得懂,但是有些不知為何其演變過程的,就有點困難嚕。不過中國文字同音不同意的實在有點多,大陸人民有些字的用法就真的怪掉了!
justbook wrote:阿陸友情路過:搞簡體...(恕刪) 請別表現你的無知了……------------------------民國時期的教育、文字專家學者討論出的漢字簡化方案,被日本的侵華戰爭打斷,導致國民政府無力推行中共只不過是根據實際需求,延續了這一政策而已。如果為反而反,國民黨的政策,中共為何要延續?不是打自己臉嗎?還是推廣簡化漢字這件事情,國民黨做得,共產黨做不得?中華民國做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做不得?
簡體字的合理性無庸置疑事實上"簡化"一直是文字演進的方向從先秦統一文字以後自小篆、隸書到楷書不論是字型的簡化或是字數的大量刪減都不斷的在進行簡體字也只是同樣思考方向再修改一次而已簡體字真正的缺點就是長得太醜了.....................這字型到底是誰設計的?真是太遜了!
實際上很多台灣朋友不清楚漢字簡化的來龍去脈!漢字的簡化實際上是起源於新文化運動,基本上他們提倡白話文,漢字簡化甚至拼音化!主要的支持者除了以後的共產黨內的知識份子,還有很多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如胡適等!他們很多都是接觸了外國的先進文化,無論是蘇俄、日本還是歐美,面臨中國文化何處去的思索,提出的這一主張!你要知道,當時世界範圍內,語言簡化拼音化是非常盛行的,如日本、朝鮮、越南等!共產黨建立政權后,作為這一主張的支持者,真正的推行開漢字的簡化!漢字的簡化實際上是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而不是什麽共產黨強行推行!假如當初KMT沒有來台,很有可能也會推進漢字的簡化,他之所以後來堅持繁體,也是有政治因素在內的,通過維護傳統的文字,以此凸顯政權的正統性!另外,一直認為簡體字破壞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台灣朋友,是不是覺得應該恢復文言文寫作?畢竟學習簡體字的人面對繁體字時,其認知的困難遠比習慣白話文的人去讀文言文小得多!恢復文言文才是保護中華傳統文化?順便說一句,所謂正體字應是指符合官方規範的漢字,要說正體字,所以在大陸,簡體字才是正體字!排除政治性因素的話,個人覺得稱呼繁體字和簡體字比較好,沒有政治因素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