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國際狙擊賽 我陸軍爭光


cloud9237 wrote:
比賽的名次根本不重要...(恕刪)


觀測手是我的朋友

他以前在美國和涼山等等地方所受的訓練

根本不是平常人想像的到 背後的辛苦誰知道

誰為了想升官我是不知道

這次代表中華民國參加這比賽

雖然名次不佳 但至少第一次參加

得到的是更多的經驗 也可以吸取各國的專業



Pink Floyd wrote:


不會夢幻,就算你包得再緊,偽裝得再厚,肉眼根本看不到,



但是除非穿有空調的外衣,把你體溫調成和背景一樣,



否則M1A2 or AH64 兩三公里外把你看得一清二楚.


現在的軍用衣服都有降低紅外線的功能

此外熱顯像儀不是萬能,下雨濃霧背景溫度過高甚至遠距離太小的熱點 很難辨識!

特別是對於狙擊手這種會隱蔽自己身型的目標來說,外露發熱的往往只有槍管!

此外還是那句話,不是你先抓到狙擊手,而是狙擊手先開槍你才知道有狙擊手,但是好的狙擊手開了一槍後,你要快速的判別角度距離是有困難的,隨便判斷一各方位假設是15度角算很厲害了,拿一公里扇形區域來算,也就是射手要立即搜索250密位寬度 综深起碼要500M

等射手反應開始搜索 狙擊手有充足的時間緩緩趴低 ,透過遮蔽物隱匿身形 用觀測器材監視目標,

射手要找的到很難!


至於那各聲波辨識儀器的,我是不知道效果是如何

其實也的確不用太期望會有啥升官之類的,一般而言,出國受過訓或是念國外軍校的人,
回到國軍之後通常下場都不會太好........應該說是根本沒機會將所學貢獻出來,
上級只會拿這些人的受訓成績來跟外界說嘴宣揚,之後就是把人給冷凍起來,
多數高層,或甚至是他們的同僚都會認為,這些人動不動把美軍那一套搬到台灣,根本就是崇洋媚外......
是除非穿有空調的外衣,把你體溫調成和背景一樣
===========================

事實上
這已經是許多狙擊手的標準配備了

不過倒不是空調
是能阻絕紅外線的披風

躲在下面時
即使對方使用紅外線望遠鏡搜尋
還是看不出來

pcgamer wrote:
其實也的確不用太期望...(恕刪)


沒錯...我朋友今年也27了...
現在還是中尉
他受過的訓得過的獎比許多梅花星星軍官還多
為啥不能一路狂升...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XD
27還在混中尉?除非是簽下去的,22-3歲簽下去當軍官,過兩年約24-5擔任中尉軍官

不然是有點晚


我以前認識的一各超快速的,32-3歲幹中校營長! 同期的最慘的幹作戰官,一班都是少校副營長,或是師部參謀(好吧現在沒那師部)


智軒 wrote:
沒錯...我朋友今年...(恕刪)


請容我為你的朋友致意吧! 我並沒有苛責兩位選手的意思!事實上他們已經是全國軍部隊裡頭少見的優秀軍人了,我只是藉由名次來點出國軍高層的混蛋作風.他們沒能得到很好的名次也是非戰之罪!因為台灣軍方根本對這一類的訓練不夠重視!現在做得也毫無章法可言,同時也沒有能夠投入很多資源去訓練.高層多是抱持著投機心態,做得好~上報紙~功勞歸長官英明的領導,做不好就當沒這回事.這篇為何十月的事到現在才報出來也是有原因的.誠如我所言,只希望他們這次去的經驗不要浪費了.運用所經歷過的來幫助台灣狙擊手/特等射手的訓練跟現實接軌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兩位辛苦了.
戰士的勳章是無形的,只因它是刻在頑強的鬥志裡,只要有一息尚存,它就會跟著閃耀在每個風雨來襲的黑夜裡
特偵組 wrote:
至於那各聲波辨識儀器的,我是不知道效果是如何...(恕刪)

參考一下, Discovery, 新時代武器 迎頭痛擊
科技果然進步很快

雖然目前只有400m 500密位的判別,對於狙擊手來說還不是很嚴重的威脅 ,不過以後應該會精進很多吧!

只是不曉得這套系統對於麥克風與彈道之間最大偵測距離有多少! 更正有看到30公尺的差距,涵蓋範圍沒想到這樣廣

對狙擊手來說很討厭!



但是我想距離這種東西應該是約略値,聲音的傳遞在不同的高度溫度溼度下差距已經很多+子彈的初速也會因為子彈種類也有分別

很難一蓋而論,重點是先要有方位,可以提供反應!

看影片上,反應速度這樣快速提供角度 距離,說真的對狙擊手來說很麻煩

昨天看了東森的關鍵時刻
原來這個比賽的項目
到那邊才知道有哪些
感覺運氣成分比較大
所以前三名才都是美軍
至於其他項目
如果有項剛好沒做過,分數就會拉低很多
所以測驗結果沒什麼好參考
畢竟都不公平了,就是比運氣
歐洲都很差,可能就是有些項目很低吧
台灣幸運的是都有買美式裝備,而且受訓也是送到美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