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僧團是僧團,事業體系是事業體系僧團不負責建立體制再怎樣都不能怪到出家人身上說真的會用制服區分上下身分的其實就跟公司企業沒什麼兩樣但不管怎麼說人家的發心是好的如果真的有疑惑台灣有很多沒有制服區分的正派佛教團體我相信他們會很歡迎
很早以前看「住左邊住右邊」時,其中有一集是在說主角好幾個忙著在做志工,因為可以讓自己心靈得到滿足,結果卻忘了要照顧自己的家人、小孩,又來被林美秀演的阿嬤罵了,才頓悟。這個劇情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我家裡也有一個這種狀況的!
這個立論真的很好,做好事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很多人很容易混淆的,就像自以為在戀愛中的人,到底是愛自己還是愛對方總之,人都是蠻自私的mitchelskuo wrote:因為可以讓自己心靈得到滿足,結果卻忘了要照顧自己的家人、小孩,
有些老生常談沒啥科學根據 卻很有道理修身 -> 齊家 -> 治國 -> 平天下發揮大愛前 最好先把自己跟家庭顧好大愛劇場常有主角忙著做好事 卻叫先生孩子買便當吃的情節以彰顯大愛 > 小愛後來發現適得其反現在的劇情已改成「上人說」要先把家人顧好可是改的不是挺徹底就是了例如某老師自己行善 叫中風行動不便的老公一個人待在家裡透早燒好飯菜讓老公中午自己吃(冷菜冷飯?) 就叫做「上人說」要先把家人顧好(?)然後劇情演變成中風老公可以獨自在家點火開瓦斯燒飯成功真該給那位老公拍拍手 大愛劇場變成勵志劇「汪洋中的一條船」若真要做到「上人說」要先把家人顧好應該是每天早中晚陪老公吃熱菜熱飯 利用空檔才去行善吧?
劉肯尼 wrote:佛教高僧貪圖著這"上人"兩個字的稱號...(恕刪) 上人是普遍對僧人的"敬稱",同等的稱呼像是"猊下"並不是"階稱"若稱證嚴"法師"才是對修行至某一階段的比丘/比丘尼的稱呼像藏系和密教依止具德的修行者便可稱"上師",這是敬稱但僅限於漢語翻譯成最接近詞很多地方將"喇嘛"解釋成上師但喇嘛在藏文裡是必須修行到某階段才可稱呼(上座長老等階)同等於東密的阿闍黎,是階稱請先去做功課,不要就自己的片面知識亂戳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