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起源, 很難想像........

dudance wrote:
老兄, 科學是確定的...(恕刪)


你真是讓人起慈悲心,有一天會有機會你自己會反思自己說過的話的
kooko5319 wrote:
能說說研究了兩千年經文,哪個大師對科學有貢獻的?
舉幾個例子看看阿? 哪個上過科技新知,哪個對工業進展有過豐功偉業?
嘿嘿,全是沾光的,科學進步到哪裡,經文突然就跟著解釋到哪裡


....
自己看吧

Niels Bohr, who developed the Bohr Model of the atom, said,
“ For a parallel to the lesson of atomic theory...[we must turn] to those kinds of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with which already thinkers like the Buddha and Lao Tzu have been confronted, when trying to harmonize our position as spectators and actors in the great drama of existence.”

Nobel-prize winning philosopher Bertrand Russell described Buddhism as a speculative and scientific philosophy:
Buddhism is a combination of both speculative and scientific philosophy. It advocates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pursues that to a finality that may be called Rationalistic. In it are to be found answers to such questions of interest as: 'What is mind and matter? Of them, which is of greater importance? Is the universe moving towards a goal? What is man's position? Is there living that is noble?' It takes up where science cannot lead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latter's instruments. Its conquests are those of the mind.”

The American physicist J. Robert Oppenheimer made an analogy to Buddhism when describing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 If we ask, for instance, whether the position of the electron remains the same, we must say 'no;' if we ask whether the electron's position changes with time, we must say 'no;' if we ask whether the electron is at rest, we must say 'no;' if we ask whether it is in motion, we must say 'no.' The Buddha has given such answers when interrogated as to the conditions of man's self after his death; but they are not familiar answers for the tradition of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century science.

  [ The individual feels the futility of human desires and aims and the sublimity and marvelous order which reveal themselves both in nature and in the world of thought. Individual existence impresses him as a sort of prison and he wants to experience the universe as a single significant whole. The beginnings of cosmic religious feeling already appear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e.g., in many of the Psalms of David and in some of the Prophets. Buddhism, as we have learned especially from the wonderful writings of Schopenhauer, contains a much stronger element of this. ]------- Albert Einstein

  [The World as I See It, Philosophical Library, New York, 1949, pp. 24 - 28]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Albert Einstein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原文出處不明,請自辨)

***********************

難道要說這些諾貝爾獎得主攀附佛學 沾老子的光嗎?
這種不夠格的東西
"真正的"科學家倒是很愛引用喔

看了幾集Discovery這種"科普"的東西就以為自己是科學門生
這個不夠格
那個不順眼
批評很多
建樹很少
也沒從"科學"的角度講出個道理來
倒是偏見跟誤解不少
講穿了就是半吊子
兩邊都沒學好
卻又好妄發議論
這樣也要學人家討論"求知態度"?

利用科學家嚴謹的求知態度
假裝自己是一夥的
然後就可以居高臨下 目空一切
這不是"狐假虎威"嗎?

***********************

不好意思
回應網友指正
浪費各位討論的版面...
接下來不會再離題了
請各位繼續針對樓主開設的主題各抒己見,謝謝

kooko5319 wrote:
漂亮,真跟假的區別就...(恕刪)


我想說的您都幫我說光了,剩下能說的就是對您說聲了!
不過說真的,不管是各科學期刊、論文、Discovery等節目描述的宇宙,在科學上目前只能以數學的方式描述,起源..還是希望人類的科學能在"腳踏實地"不斷的演進後讓想像變真實吧~
alan1116 wrote:
問了那麼多次,也都不正面回應...(恕刪)

這誰本來就是沒有答案,如何正面回應你呢?
也不是沒有答案,而是一個只有自己能回答自己的答案。

dudance wrote:
老兄, 科學是確定的...(恕刪)

科學的信奉者, 信奉的是科學背後的理性與邏輯,
學佛者亦是信奉學佛的理性與邏輯,科學者假設懷疑,後實證。
學佛者亦是,假設宇宙一處存在有西方世界,死後能往。
這求知的實證能看見更大宇宙,明白更多的事物,知道更多的真理。
有求知、有喜樂、有解脫,我信奉科學亦信奉佛法我不明白有何衝突?
知道真理後自然有喜樂能放下能解脫,永不永生又有何差別。

當然要讓人信服也一個真理追求者的熱情。
需要更嚴格的自我約束,即便如此,眾人多也只是會尊重而無法信服。
信服就得放下,出世間談何容易;何況是出出世間。
學佛者也都是凡人,七情六欲空卻很難;大多數人只能進一步向善。
向善雖不同於中心思想,但也是往前進步的方式。
所以漸漸就演變成宗教,往心靈的寄託發展而停滯不前。
心虛的我也是學佛的偽善者,實證不足自然難以說服。
但相信不相信不是重點,重點是別因為人的因素而錯看佛學。
我越看越好笑,經文威能派脾氣發的還不小,那就是認敗啦,知道用經文不能解釋科學啦,反而論科學搖身一變狐假虎威啦,我說,拿個打火機還有現在打電腦就是沾科技的光,光靠經文,現在大伙還在鑿壁呢

這裡沒有哪位論科學的自誇自己科學多強,從頭一樓一樓看下來,反而只有經文說的朗朗上口,好像那就是真理;在我看來,這裡真有半調子,套句d兄說的,何苦把一個自己都不確定的東西朗朗上口呢,真要修佛,先修心吧,我執的程度這樣高,修了半天修什麼? 被噹了都還看不懂

樓上那位到說出一個點,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能回答自己,這句出來有份量,跟空無的精隨帶上了邊

說穿了這裡沒幾位有高深科學素養,你我講的都是基本觀念,怎? 咱們吃飯批評餐廳口味不好之前,還要先背一套傅培梅食譜,通過後才能說菜不好吃? 我想就是這種精神,莫管三千世界十萬大陸的,冷暖只能夠自我體悟

宗教還是讓他歸宗教,他是哲理面,精神面的東西,我從不認為他是壞東西,只是壞的是那些妄自解釋的後人,牽強附會連科學都插股





clws wrote:
....自己看吧Ni...(恕刪)


說得好
這裡一堆假科學大師以為看了幾本書就自稱科學大師了
最後來研究宇宙萬物半天,連自己怎麼來,從何而來都搞不清楚的大師
要去研究宇宙的起源,這不是很滑稽

真正的佛學已經指出,要見事物實相,首先就要離相,跳脫有無的想法
科學一味講求驗證,邏輯實證法最終只是鑽入死胡同,永遠見不了事物實相
當然以現今人類墮落程度,道德日益敗壞下,恐怕還沒了解宇宙真相那天
就先被自己的科學先滅亡了

有人寫書說 宇宙是900多億光年

目前人類只看到 130億光年

不過宇宙年齡 是137億

至於 微波背景幅射可看到以前
還能發現 某些角度小於多少 ..
關於此篇,我看到很多執著,喔咪駝佛
clws wrote:
....自己看吧Ni...(恕刪)


什麼諾貝爾獎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 啦! 你真的以為這樣穿鑿附會就這騙得別人信服? 其實每一步都是相反的效果...

楊振寧談“物理學與佛教”

因為對科學感興趣,我高考時報考了物理系。在大學讀書時及畢業後就對佛學興趣日濃。今天我想從科學的角度談談我的佛教觀。

佛教是科學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學精神的。科學是理論和實踐的總和。科學理論和科學實踐相影響、相促進。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中獲得了新發現。而這些新發現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學理論來解釋時,人們就提出各式各樣的假說。

一種假說被大家廣泛接受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它的理論體系必須是自洽的,即它必須自圓其說,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須對已有的發現能夠準確地描述,即這種假說能自圓其說,並且是符合現有的科學實踐的。

第三,根據這種假說能夠得出一些推論和預言,而這些預言能夠被將來的實驗和觀測所驗證。當越來越多的推論和預言得到驗證時,這一科學假說就得到科學家的廣泛接受,而這一科學假說也就被稱為科學理論了。

如果這一理論描述、解釋和指導的物件廣泛而重要,這一理論就被稱為偉大的科學理論,如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牛頓力學適用於所有宏觀物體(非微觀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運動時所遵循的規律,相對論能描述所有宏觀物體在相對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於光速的高速運動時的規律。

這二種理論被提出的時候,它們能解釋人們用舊理論解決不了的問題,並且根據它們所作的推論和預言都被以後的大量觀測所證實。相對論是牛頓力學的推廣,牛頓力學是相對論在低速時的特例。

因為這二種理論的適應面非常廣大,因而牛頓和愛因斯坦被公認為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理論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衛星上天、潛艇入海、運動比賽、天文觀察等都受這種理論所描述的規律的制約。

同樣,佛教也完全具備科學理論的三大特性。首先,佛學理論是自洽的、圓融的。四聖諦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現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滅的方向,指出了修習正道的道路,佛教的發展形成了眾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獨特的理論依據和修習方法,其基本的理論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後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釋了社會和人生的種種現象,更重要的是聽從佛陀開示修習的許多人都體驗到了佛學所指出的種種境界,因而佛教在當時就得到許多人的擁護,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我要強調的是佛教的實證性。聽從佛陀的指示,依法修行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證實佛陀所言之不虛。佛學不是純粹理論性的哲學,而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實證科學,雖然它包含了偉大的哲理。依佛學修行實踐就是學佛。

第三,佛學描述的一些自然現象對達到相應修行功力的人而言是一種實踐觀測,而對於普通人眾來說則只能姑且信之,但對今人的自然科學的觀測結果而言,就是偉人的科學預言。佛陀在千百年前就說過:一缽清水中有微蟲八萬四千,以及有關宇宙結構的三千大千世界等,這些都為現代科學中的微生物學和天文學所證實。

現在有些人會對佛教不夠瞭解的情況下指責佛教是迷信、是不科學的。其實這些人中相當一部分對科學也是瞭解不夠的,是對科學採取迷信態度的,是缺乏真正的科學精神的。佛教的六道輪回的因果報應說往往被人攻擊為迷信。這種人的論據之一就是有人做惡事也沒得惡報。有人做好事也沒得好報。其實這是對六道輪回業力成熟才得果報瞭解不夠。論據之二便是因果輪回怎麼沒人看得見。

事實上從佛教產生後的兩千多年來,歷史記載了許多看得見因果輪回、只有種種神通的修道人。看不見的東西並不就是不存在的。我們的眼睛不能感覺到紅外線、紫外線;我們的耳朵聽不到超聲波、次聲波;我們看不見微生物,更看不見原子等微觀粒子,我們也看不見聽不到我們周圍如今到處充斥著的大量電磁信號,如無線電波、電視信號、手機信號。

我們能看見陽光卻不能馬上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我們把上述東西作為科學常識而深信不疑,因為當今流行自然科學。科學的實證精神在於科學不會因為你相信就讓你輕易地檢測到,也不因為你沒有去觀測而不存在,而成為迷信。

如果一個人想深入瞭解我們感覺器官不能感覺到的科學規律和科學現象就必須認真地跟科學領域中的善知識虛心學習。隨著從小學讀到博土畢業,你就能逐漸學到更多的科學理論,做更多的科學實驗和觀察,借助於科學儀器感知更多的科學現象。

如果一個人不學習科學而僅僅因他不懂許多科學現象和規律卻去指責科學現象和規律為迷信,這是非常可笑的。同樣佛教所揭示的真理並不會因為你沒有跟善知識學習、沒有修行,就指責成為迷信。佛學也不會因為你僅相信而不努力用功就讓你輕易把握。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印度和中國世世代代的歷史人物證明了這一點。科學是人類智慧的運用,而佛學正是令人斷除妄念顯現眾生本具智慧的,所以科學與佛學絲毫不矛盾的。

佛教的科學性-正確認識佛教從這裡開始!

佛經中很多論述,與現代科學驚人的吻合。大到宇宙的形成、太陽系及銀河系的構造,小到寄生蟲、微生物的觀察;甚至相對論、量子力學等尖端科學等,無一不證明佛教的真實性。下麵略舉數例

三千大千世界與宇宙

佛陀在《起世經》中對我們這個宇宙的狀況作出過準確的描述,原文是古文,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佛陀以一千個太陽,一千個月亮組成的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而以一千個小千世界形成一個‘中千世界’,再以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就是一佛化土。李慶宏居士在《佛教起信與入門》一書中分析認為:小千世界對應的三維空間即為銀河系。佛陀把一千世界合在一起講,並且說明了此小千世界‘猶如周羅(盤起的頭髮)’,即不僅圓,還帶螺旋狀,正是銀河系的形狀。而且指出銀河系有上千個有人的星球。佛並未把無數沒生命的星球放進去,因為人是正報,物是依報。

三千大千世界對應的三維空間即我們當前觀察到的整個宇宙星空。

如果把三千大千世界理解為三千個大千世界,算下來就是30億個星系(目前天文學家已觀察到約10億個星系),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時成住壞空的,這就符合當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

這種三千大千世界有無數個,也就是說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宇宙還沒有超出一個三千大千世界。

《起世經》還提到我們這個小千世界中(即銀河系)有閻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和郁單越這四個大洲,地球屬閻浮提洲之一。其它三個大洲應指銀河系其它類型的外星人。佛陀對他們作過詳細描述,包括臉型,壽命,生活狀態等。四大洲外還有‘八萬小洲’,應是其他類型還沒進化出高級生命的星球。

《瑜伽師地論》卷二記載:‘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根據部分佛教典籍的論述,一小劫為1,680,000年。每20小劫為一中劫,即33,600,000年。80中劫為一大劫,即268.8億年。這就是一次宇宙大爆炸的壽命。我們目前測定的宇宙年齡是137億年,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宇宙現在是中年。

我們大致算一下,其中‘成’和‘成已住’的年限是67.2億年,生命僅在‘成’和‘成已住’的階段出現,太陽系已形成46億年,約形成十幾億年後開始產生最簡單的生命;太陽系還有47億年的壽命,後面若干億年地球上已不適合生存,算下來剛好。

論地球的形狀

《楞嚴經》載,佛的弟子阿那律陀雙目失明,後成羅漢。在開天眼後看見閻浮提(地球)就象掌中的庵摩羅果(印度一種橢圓形的水果)。若不是實證,2500年前怎麼知道地球是圓的?

《俱舍論》描述到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空輪。這表示地球是圓形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水週邊是大氣層,大氣層週邊是太空。

準確指出月亮陰晴圓缺的原因

佛在《起世經》中準確指出月亮陰晴圓缺的原因(于黑月分第十五日,最近日宮,由彼日光所覆翳故,一切不現。),現在的西藏人則還可以根據佛教的《時輪金剛續》準確測算日食月食。

論微生物

釋迦牟尼佛曾指著桌上的一杯水說,這杯水中有八萬四千個眾生存在(佛觀一碗水,四萬八千蟲)。這八萬四千是虛數,表示非常多的數目。即不用顯微鏡就看見了水中的無數微生物。佛當年規定弟子喝水都要先過濾,盡可能避免傷害大一點的微生物(太小的就沒辦法了)。

論寄生蟲

釋迦牟尼佛說人身是個蟲窠,人體內的蟲約八十種。還指出確定位置和活動狀態。今日由於科學發達,發現人體內的寄生蟲,如蛔蟲、蟯蟲、便蟲、鉤蟲、絲蟲、絛蟲、肺蛭蟲、肝蛭蟲等有數十種之多。(詳見〈治禪病秘要〉及〈正法念處經〉。)可能在人要問了,2500多年前,沒有任何現代科學,怎麼對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瞭解得如此清楚?

實際上一切都在識心中,人可以通過深度的精神修行,在大覺悟後,認識到宇宙的一切。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從現在開始經過50億年的科學研究,人們對宇宙本質的瞭解還是及不上佛陀。這是由識心本身的屬性所決定的。佛是親證,而許多現代科學,只能靠推測。如萬物都是從空無中產生,以及所有物質依觀測而存在,是現代量子力學鐵定的結論。科學家無法從感性上理解,但也不能不接受這種結論。而佛早就指出萬法心生,諸法無我。

《楞嚴經》指出:“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又如近年興起的宇宙全息理論,在《楞嚴經》上也可找到印證:“于一毛端含受十方國土”。這種例子舉不勝舉。二千多年前的佛學理論,近百年來才被現代科學一一驗證。現代科學家黃念祖說:“近百年中由於相對論、量子論、亞原子物理學、太空中的宇宙研究等等,所取得的成果,給佛教哲理增添了許多實際論證和實例”。無論如何,我們至少可以看到:佛教與科學是徹底相容的。

轉載自『智悲佛網』

***********************

這個世界是殘酷的
只要得了文組的獎
數理方面的成就會被人無視

做出打火機被視為科學成就大書特書
但只要扯到了佛學
就算你做出原子彈
也會被科學派信徒視而不見當作路人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