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angg wrote:




信長也沒有這麼普通啦。


不可否認他在死時,實力已經是日本第一。...(恕刪)


這點我是承認的。

又,真實歷史上,信長的確帥氣,高大,與森蘭丸有一腿。
但是曹操,矮小,容貌黑且其貌不揚,跟信長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這點也是必須承認的。

Petruchio wrote:
唉 長像 應該一個天...(恕刪)


長相或許是那樣吧
不過我單純只是以背景 跟崛起方式來認為他們很像 對於真實長相我並沒有太多去注意
我只知道 曹操不高 織田信長 似乎長得還不錯吧
herotwoh2 wrote:
不過我單純只是以背景 跟崛起方式來認為他們很像 對於真實長相我並沒有太多去注意...(恕刪)


其實他們的兩個崛起的背景完全不一樣:

1. 身份:信長是織田家長子,理所當然接任家督;曹操是宦官之子,年輕時一直被曹阿瞞的叫,大家有多看不起他。

2. 初期:信長父親信秀己留給他一份不錯的基礎,不然可能沒有桶狹間之役,從統一尾張開始的幾場戰役,無一不勝,週邊大名實力大都虛有其表,所以快速崛起,統一中國後(相當於大陸中原地區),即便信長包圍網成立,但都憾動不了織田家累積起來的實力。但也因其 EQ 太差,招致本能寺變身亡。

曹操初期全靠自己的實力稱起,而且伐董失敗幾乎快把軍力敗光,週邊的諸候大都一方之霸,實力不弱,到後期還能統一北方,兩人的境遇有很大的不同。

兩人的唯一共同點,就是文武全材、善長謀略、知人善用,這是成為霸者的必備條件,你能力強、別人才願意跟你,三國演義中太強調仁義只是為了美化劉備,其他實在沒幾點相同的,時代、文化背景、兵器、地理環境...等都差太多。

cchangg wrote:
至於曹操建立的勢力,最後還是被司馬氏整盤端走了。
這跟秀吉和家康端走信長的勢力是一樣的。...(恕刪)


信長死後,織田家分裂成三大派系,秀吉是靠自己平時累積的實力,和快速動員,並且跟柴田勝家大打一場,和德川戰和後,才逐漸鞏固實力,德川也打了一場關原大會戰才端走。

Curtis_l wrote:
其實他們的兩個崛起的.曹操初期全靠自己的實力稱起..(恕刪)


曹操是有政治背景的富家子

全靠自己的實力 也不盡然
加菲爾 wrote:
正史自然還是以曹魏為...(恕刪)

以誰為正統,差別只在用詞.
劉備為「傳」,魏武為「紀」.
前朝被後朝或多或少的貶抑,人之常情.
否則,取而代之就缺少正當性.

加菲爾 wrote:
把大明帝國的皇帝修的一個個像是智障白癡,這可能嗎?...

絕對可能,修前朝史要務之一就是不能美化.
不加以詆毀已算是提頭進行的良心事業,
若還美化一番,不掉腦袋算是碰到了明君(搞不好還是昏君).
hkw163 wrote:
我喜歡新版的曹操

覺得新版的曹操演技不錯~
今晚上演過五關斬六將,在正史上是沒有的。

看來這版編劇是以演義為主,正史為輔了~~
jim_raynor wrote:
今晚上演過五關斬六將...(恕刪)

真依照正史演而不加戲,大概會換到Discovery播出.

正史皆以「人物」為主體,頗為零散.
沒有演義,三國故事應該很少人看得下去.
cckm wrote:


絕對可能,修前朝史要務之一就是不能美化.
不加以詆毀已算是提頭進行的良心事業,
若還美化一番,不掉腦袋算是碰到了明君(搞不好還是昏君)....(恕刪)


我那段的意思是
明代不可能朱隸之後全是昏君
然而清代修的明史 卻寫的全是昏君
二百年下來 全是昏君 這種事情可能嗎?
Curtis_l wrote:
曹操是宦官之子,年輕時一直被曹阿瞞的叫,大家有多看不起他。...(恕刪)

阿瞞是小名.....

「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曹嵩乃宦官養子,曹操不是.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乃「曹少爺」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