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都快瀕臨破產 還蓋輕軌幹嘛?

chenhoubest wrote:
以下有關北捷說明取自2011(民100)年報, 2012年報還未出爐.
台北捷運: 每公里造價50~55億, 料敵從寬, 以60億計, 2011年底營運里程102km, 總經費約60*102=6120億. 假設北捷也是BOT, 民間出資16.81%(1029億), 30年營運權, 每年攤提1029/30=35億.

2011年台北捷運營運資料: 租金31億, 盈餘3億, 補貼轉乘11億. 北捷2011年獲利31+3+11=45億, 依高捷BOT模式, 攤提折舊35億, 有餘.


北捷總經費不只6120億,應該有近8000億,用近8000億去估算,北捷還是賠錢

即使照你6120億的算法,北捷光是攤提興建成本16.81%就很勉強
那其他85%的興建成本還是要由台北市和國家買單,這樣只印證北捷還是賠錢貨而已
而且是總興建成本比高捷多賠幾千億的賠錢貨

紹興師爺 wrote:
北捷總經費不只612...(恕刪)


欠錢又如何

某馬欠賭債~結果借他錢的大哥拼命幫他安排工作上節目~不然沒錢還阿

某豬欠人錢~結果借他錢的大哥拼命幫他安排工作開節目~不然沒錢還阿

某市也OK~發展下去~全贏


kenchu1109 wrote:
高捷對高雄的觀光有絕對的幫助,
高雄是個越來越適合人住的城市。

我住新竹
前年春節去高雄玩
有高捷對外地遊客來說真的很方便
對我來說高雄除了熱了點,
整個居住環境真的很不錯
有機會還會再去造訪!
kenchu1109 wrote:
高雄是個越來越適合人住的城市。
試問台北呢?你們真心喜歡你們住的城嗎?...(恕刪)


高雄適合居住這點我同意,但是人為什麼一直往外流呢!
台北不適合居住,為什麼一堆人都往那裡鑽呢!
答案很清楚,為了吃飯,哪裡有好的工作就往哪裡去,
同期畢業比較好的同學只剩一個留在高雄,
其它台北2個、桃園1個、新竹1個、台南1個。

高雄搞光觀就能改變就業問題嗎?我很不看好,來的都是一堆26,
去看看義大世界平常日有幾隻貓好了,再去看看香港迪士尼非假日也是一堆人,
那才是搞光觀啊!

vitesse wrote:




高雄適合居住這點我同意,但是人為什麼一直往外流呢!
台北不適合居住,為什麼一堆人都往那裡鑽呢!
答案很清楚,為了吃飯,哪裡有好的工作就往哪裡去,
同期畢業比較好的同學只剩一個留在高雄,
其它台北2個、桃園1個、新竹1個、台南1個。

高雄搞光觀就能改變就業問題嗎?我很不看好,來的都是一堆26,
去看看義大世界平常日有幾隻貓好了,再去看看香港迪士尼非假日也是一堆人,
那才是搞光觀啊!

...(恕刪)


沒工作是政府無能,
我只知道高雄越來越適合人居了!
不是高雄沒落,台北其實也沒落了,連大陸二線城市都有台北規模,
事實是台灣沒落了,台北剩首都光環,在不努力台灣真的會沈淪,可是結果是還在那邊分南北。
vitesse wrote:
高雄適合居住這點我同...(恕刪)


將來會好一點吧

接下來~大遠百旁要蓋一個50樓以上的大遠百
鴻海要蓋一個100樓的在高雄世貿旁
世貿今年完工
一戶上億等級的住宅拼命蓋~大樓也完工也都靠近世貿
台灣最大的圖書館也在世貿旁正在蓋

這些都剛好是捷運+輕軌站路線

硬體有了~就等軟體來了

話說~高雄房價也在飛了
10年前~市區內一坪10萬~現在都有20以上了...
這樣跑下去~市區內的房子~個人覺得10年後~一坪30~40的機會很大


修則 wrote:
話說~高雄房價也在飛了
10年前~市區內一坪10萬~現在都有20以上了.....(恕刪)



高雄除了那幾個媒體哄炒的地段外, 很多地方房價比起十幾年前其實根本沒漲呀 !!

甚至很多市中心的店面, 價格跌到十幾二十年前的一半哩 ...



這媒體就不會去提了 ~
紹興師爺 wrote:
北捷總經費不只6120億,應該有近8000億,用近8000億去估算,北捷還是賠錢


包含其他興建中的路網, 才是你提的8000億. 未營運, 無法產生現金流, 故以營運中的路網, 做為北捷和高捷的比較基礎.


紹興師爺 wrote:
即使照你6120億的算法,北捷光是攤提興建成本16.81%就很勉強
那其他85%的興建成本還是要由台北市和國家買單,這樣只印證北捷還是賠錢貨而已
而且是總興建成本比高捷多賠幾千億的賠錢貨


即使勉強, 依高捷模式, 北捷在2011年是有盈餘. 以此為基礎, 2011年前的營運路網, 不考慮利息, 6120/45=136年收回資金. 到目前為止, 高捷看不出可收回資金的可能性.

台北市設籍約269萬, 新北市的新店, 中永和, 板橋, 土城, 新莊, 蘆洲, 三重設籍約260+萬人, 加上中南部浪跡來北的常住人口, 總數應超過600萬人, 全台1/4.

假設最近15年平均每年總預算1.2兆, 15年共180000億, 取其中8000億(佔15年總預算的4.5%)做交通建設, 造福全台1/4人口, 最重要是還可產生正向現金流. 額外的好處是節省時間, 減輕停車問題, 舒緩交通負荷, 中(下)階級有好一點點的交通工具, ...

若不蓋捷運, 改成多蓋幾條大馬路, 除了徵收土地喬不攏, 每年重鋪和號誌維護, 路燈電費, 更者交通事故死亡... 事實上, 政府每多鋪一條馬路, 你的荷包每年都在失血中.

對於能使全台1/4人口受惠, 有正向現金流的北捷, 算是賠錢貨, 不知台灣那個交通建設比北捷還划算?
leaf4 wrote:
沿著五福路幹麻?

五福只有新崛江...

而且五福路太小了......(恕刪)


五福路有雄女.漢神.大立.城市光廊.大統262.原宿商圈.新興中學.雄商.文化中心.信義國小.五福國中.南和泳池....是南高雄最熱鬧的一條路

只有新崛江?會說這話的您.應該不是高雄人吧.

而且高捷是地下化的.跟路面大小沒關係的.您該不會沒坐過高捷吧
修則 wrote:
這樣跑下去~市區內的房子~個人覺得10年後~一坪30...(恕刪)


補充一下 ..

現在高雄房價跟08年09年金融海嘯時期比的確是有漲 , 不過那是因為那兩年全國房價普遍

大跌的緣故 ...

==========

...... 回顧2008年房市有如大洗三溫暖,上半年三月至五月房價衝上歷史高點,下半年卻遇上
全球金融海嘯房市急凍。有鑑於此,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室著手調查《全台六大都會行政區跌
幅排行》,以去年五月和十二月房價相比,統計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市、台中市、
高雄市區內各行政區跌幅排行,並研究跌幅原因。

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表示,以北市為例,去年上半年豪宅漲勢凌厲,使得漲多的區域如
信義區、大安區、中山區跌幅最大;值得注意的是捷運通車題材加持的南港、內湖區最抗跌!



===========


最近這兩年高雄房價有逐漸爬回08年水平沒錯(但其他縣市則早已恢復水準, 有些甚至創下歷史

新高), 不過很多市區的房價跟十幾二十年前景氣好時比還是差一截呀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