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mark wrote:
打仗就是利益的再分配...(恕刪)

ocean6570 wrote:
100y前有一位大家...(恕刪)


其實也不能這樣說

應該站在考證歷史的角度來判讀人類未來

創造和平繁榮的人類文明

個人認為

第三次世界大戰不無可能

如果這場戰爭開打

是直接衝擊人類

就像有些科幻片一樣

演的是資源演的是糧食

這場戰爭打下來

人類是否會更文明

大概你我這輩子也看不到了

世人皆聰敏 唯獨我腦殘 砲輸腦殘者 智慧何以堪
就好比打籃球一樣。

老蔣自知自己的球技不如天皇,但體力比天皇好。
所以從頭到尾老蔣就不打算跟天皇一對一鬥牛比球技。
而且,如躲不掉,老蔣也不打算打48分鐘的比賽,而是要打比賽時間無限長的球賽。

於是乎,當天皇逼老蔣上球場,而老蔣推不掉時,
老蔣就硬著頭皮,單獨的跟天皇打著時間無限長的比賽。
比賽開始後,天皇果然不斷的得分,但老蔣一直不認輸,天皇苦於比賽一直無法結束。
其中有幾次天皇累了,想結束比賽,但此時老蔣卻反而拉著天皇繼續比賽。
到後來,天皇的體力果然如老蔣預測的越來越差,然後跑去偷旁邊觀眾羅斯福跟邱吉爾的營養品。

羅斯福跟邱吉爾不爽,拉著史達林也跳下來加入球賽,組成了「同盟籃球隊」
天皇同時也拉了希特勒跟莫所里尼下來打,組成了「軸心籃球隊」。

比賽也由一對一鬥牛變成了打團體賽。
而老蔣守的位置是後衛,羅斯福打的位置是前鋒。
前鋒得分很重要,但如沒後衛牽制對手,球隊還是會比輸的。
所以,老蔣跟羅斯福都是很重要的。

如大家知道的,比團隊得分,比團隊體力,「同盟籃球隊」贏了,「軸心籃球隊」輸了。
到最後,希特勒跟莫所里尼先後認輸,出場。
天皇撐到最後,得分跟體力都不行了,只好認輸,
比賽結束,天皇乖乖的在老蔣與其他「同盟籃球隊」隊員面前簽上降書。


所以,依球技而言,老蔣的確不如天皇。
但依比賽而言,老蔣也的確贏了天皇。

(拍謝..原文把「軸心籃球隊」誤打成「協約籃球隊」了...)
腦殘代表 wrote:
和平繁榮的人類文明(恕刪)


中國歷史5000年

基本人類未來的歷史就和過去5000年差不多

不斷輪迴狀態的

人類是利益的動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

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明互相衝擊

只需要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領袖,錯誤的形勢下

就能爆發一場錯誤的世界大戰

應該是躲不掉的

躲得了幾百年,也躲不了幾千年幾萬年
54dancewolf wrote:
就好比打籃球一樣。

老蔣自知自己的球技不如天皇,但體力比天皇好。
所以從頭到尾老蔣就不打算跟天皇一對一鬥牛比球技。
而且,如躲不掉,老蔣也不打算打48分鐘的比賽,而是要打比賽時間無限長的球賽。

於是乎,當天皇逼老蔣上球場,而老蔣推不掉時,
老蔣就硬著頭皮,單獨的跟天皇打著時間無限長的比賽。
比賽開始后,天皇果然不斷的得分,但老蔣一直不認輸,天皇苦於比賽一直無法結束。
其中有幾次天皇累了,想結束比賽,但此時老蔣卻反而拉著天皇繼續比賽。
到後來,天皇的體力果然如老蔣預測的越來越差,然後跑去偷旁邊觀眾羅斯福跟邱吉爾的營養品。

羅斯福跟邱吉爾不爽,拉著史達林也跳下來加進球賽,組成了「同盟籃球隊」
天皇同時也拉了希特勒跟莫所里尼下來打,組成了「協約籃球隊」。

比賽也由一對一鬥牛變成了打團體賽。
而老蔣守的位置是後衛,羅斯福打的位置是前鋒。

如大家知道的,比團隊得分,比團隊體力,「同盟籃球隊」贏了,「協約籃球隊」輸了。
到最後,希特勒跟莫所里尼先後認輸,出場。
天皇撐到最後,得分跟體力都不行了,只好認輸,
比賽結束,天皇乖乖的在老蔣與其他「同盟籃球隊」隊員面前簽上降書。


所以,依球技而言,老蔣的確不如天皇。
但依比賽而言,老蔣也的確贏了天皇。
(恕刪)


寫的真是太好

不過漏了一點

老毛是替補隊員,也分了一杯羹

還把老蔣主力隊員的位置給搶了

dongmark wrote:
寫的真是太好不過漏了...(恕刪)


老毛跟老大哥是一掛的

先看人家打

然後看那邊快贏了才參戰

人性呀

世人皆聰敏 唯獨我腦殘 砲輸腦殘者 智慧何以堪

dongmark wrote:
寫的真是太好不過漏了...(恕刪)


哈哈哈
dongmark兄形容的太貼切了..
二戰日軍戰力是亞洲一哥(先不論蘇聯),
放到世界來看也不過是二流.

就以二戰美軍的雪曼坦克來比,
雪曼在歐洲戰場上被 "動物軍團" 打的哭爹喊娘,
來到太平洋諸島, 突然又變得威風八面 ...

開戰時能迅速掃蕩東南亞, 不是因為日本真的很強, 而是
1. 歐美列強在東南亞以殖民地部隊為主, 戰力本來就是一般, 跟歐陸精銳完全不能比.
2. 當時日本已有對中國的作戰經驗, 而東南亞歐美的殖民部隊沒有.

開戰前美國龐大的工業能力已是世界第一, 只是沒投入在戰爭工業.
當太平洋戰爭爆發, 工業能力轉為製造武器, 武器研發, 後期補給, 情報等等,
當美國可以一週一艘航母下水, 日本卻是被打掉一艘航母就少了一艘,
雖然手邊沒數據, 不過印象中槍砲彈藥, 飛機船艦的數字, 產能等等,
日本完全不在 "世界一流" 的範圍內.

當時中國軍隊戰的辛苦, 是因為軍備不足, 武器落後, 士氣也很低迷.
每當日本發起萬歲衝鋒, 往往就能造成中國/東南亞殖民地部隊 士氣崩潰.

中國最終能打贏, 一來是土地夠大, 恰好突顯日軍運輸後勤能力不足,
二來就是美國大魔王實在太威了 ...






腦殘代表 wrote:
最近考卷發下來發現錯...(恕刪)
腦殘代表 wrote:最近考卷發下來 發現錯一題 大概是因為搞...(恕刪)


依照很多鄉民的理論

中國不只打贏日本,也打贏了德國

跟義大利。

kakanctu wrote:
二戰日軍戰力是亞洲一哥(先不論蘇聯),
放到世界來看也不過是二流....(恕刪)

第一句我就無法認同,你翻翻二戰前由希特勒發動歐戰前一天,
全世界各國海軍船艦飛機,款式,數量,
看看日本當時航空母艦數是排第幾.
德國虎型坦克是到後期才研發出來.

oneman8713 wrote:
依照很多鄉民的理論中...(恕刪)


非也.非也
二戰時.雖打團體戰.但雙方有些成員是沒有直接對戰的.其中關聯性的強弱.還是有所差別的.

一.
德國與美.英.蘇.法四國有直接作戰.但沒跟中國直接作戰
所以德國向美.英.蘇.法四國簽署降書.但沒向中國簽署降書.

所以.
可說同盟國打敗軸心國.打敗德國
也可說美.英.蘇.法打敗德國.
但如果說說中國打敗德國.那就太遷強了點.(事實上.也沒人這樣說)
因為中國無直接與德國交戰.德國也未向中國簽署降書.



二.
同理
日本與中.美.英.蘇.法五國有直接作戰.
所以日本向中.美.英.蘇.法五國簽署降書.
其中.中國又是打的最久的對手.且還有一大堆日本軍民尚在中國領土上.
所以.日本除了在密蘇里號投降.簽署「降伏文書」之外.更在中國領土單獨向中國簽署降書..

所以.可說同盟國打敗軸心國.戰勝日本
也可說中.美.英.蘇.法打敗日本.
當然也可說是中國戰勝日本..
降書說明了一切啊....

所以.說中國戰勝日本.非常正確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