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七年放了188天颱風假??????

唉 沒辦法. 中國人就是會有這種想法.

在台灣老闆們只會想著盡量少放假. 多增加產值. 可是都沒想過員工要是因此而受傷, 公司損失會更大(錢+人力/材). 報著這種心態的中國人怎麼可能會有世界級的好公司呢?

還有記者的算法根本是錯誤的. 他們算出來的是所有縣市的放假天數. 要算全台的平均放假天數的話還要把那個數字除以 26.
701C, X2x, 240Z , X41, X61
ccshen5153 wrote:
重點不在188天,在於『放錯假的比率高達五成』。



為錯放根本的原因是 -- 人類無法準確預測氣象. 雖說可以大概預測颱風行徑路線, 但你無法預測那些暴風半徑邊邊的區域會不會有豪大雨.

我覺得在這部分一是要保持著寧可錯放, 也不要因為不放而造成災情. 看了一連串的討論, 真覺得我們中國人真的是人命不值錢....
701C, X2x, 240Z , X41, X61
earl258 wrote:
生產工作本來就不一天兩天的排 好的,真不知道你是念哪一種書?還沒出來工作嗎?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節日。生產排程工廠在訂單下來就開始排了。


事情當然都是有排好啦,沒排好也不會讓人家知道,排程好了但是有沒有做好那也可以再研究,因為老闆都跟人家說沒問題啦,我們怎麼可以出問題,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戰戰兢兢,排下的進程常常因為各種因素而做調整跟修改,要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才能克服,還常常厚者臉皮在節日去打攪別人,聯繫是很單純,但是討論的事情有時候就不太單純,要完成一天兩天的事其實也很費功夫,唸書的話,以前我是唸工管的,工作也有在做了,只是工作上的事情往往不是那麼順利,只能盡量跟著有經驗的人來學習,發現前輩的指導比書本有用多了,所以我平時都不會問別人唸了什麼書,都是問說你這是跟誰學的。
macacafly wrote:
這是說話的人
說話的內容
會不會讓人誤以為七年損失是 200億*94?

這個說的好
乍看的確會讓人誤以為總共的損失是 200億*94

我記得,如果在統計上是算總共幾人幾日時,要標示成"人日"
例如要花四個人各三天的話,可以表達成"12人日"
如果賴委員認為這數字是以各縣(市)為單位來呈現的話
也應當表達成 "錯放的假有九十四縣(市)日"
而不是只說"九十四日"

另外在計算損失的數據時
想必他所謂的"一天200億"
這裡的天是指"全國的一日",而不是"一縣(市)的一日"
真的要統計每個縣市的工商產值也不是難事
從稅捐資料就可以知道每一縣市的工商產值
(更何況他是財經背景的學者)
既然要講求精確表達
就應該把每一縣市產值帶出來
而不是只含糊的說一天200億以上

套用他在解釋這麼多"天"時的說法
每次放颱風假也不是全國所有縣市都一起放
或是都有一起放的必要
所以這"200億"損失也不能一體而論
本來就該切割成以縣市來細看
難道全國一起放假時是損失200億
而部分縣市(例如苗栗以北)放假時也是損失200億?


表達數據時,前後要有一致性
至少讓人計算時,知道該用什麼數字乘除什麼數字
但賴委員這次的問政真的是"誇大的說法"
提到天數時以縣市*日數來表達
提到損失時則採用全國的數字來表達
而他的說法會誤導他人直接把這兩個數字做相乘聯想
但這兩個數字直接相乘就會明顯失真

更何況颱風假本來就不是容易準確預測的
記得上次新聞播出一個民眾因宣布太晚->送小孩上學撲空,罵
但宣布的早,又有誰趕拍胸脯保證屆時風力一定達到放假標準?

要不然以後各縣市放颱風假時
需有該縣市立委"副署"同意放假
讓立委也承擔萬一沒放假出事會被民眾罵的壓力
看立委是要選票(來自民眾)或是要銀彈(來自工商界)

glavinec.tw wrote:
還常常厚者臉皮在節日去打攪別人,聯繫是很單純

這種事情可能在台灣發生是正常的。
不知道日本會不會這樣啊


macacafly wrote:
其實剛來moble01時, 都是看勸敗文
後來才開始來閒聊區
看勸敗文時, 跟電車一樣覺得這邊都是理性討論的網友
後來來到這邊看, 也是覺得頗為失望的.

光一個放不放颱風假的問題,
就可以變成選票要不要選這個政黨的問題....(恕刪)


對這裡失望?
如果這一篇文是分享、勸敗文,那大家到後頭的回文真的就離題太扯
但是...
小弟抬頭看了一下...

"» Mobile01 首頁 » 閒聊與八卦 "

放輕鬆唄
啊不都說是閒聊與八卦了?
只不過是部份網友又錙銖必較認真了
小弟住台中,今天台中縣市未達放假標準(今天是週六也許影響不大),也讓住台中的網友來說說外面風多大!!??

小弟待會就要上班去!!我是開車倒還沒關係,那些騎機車的人,真不曉得要怎麼騎去上班,連站都站不穩了!



不知道要簽什麼...
所以請將重點放在如何"盡可能"使颱風假準確

方為要義

這可以從很多方面去著手

個人猜測,這應是賴士葆先生想表達之重點

以上

天候本來就是"不可測"的因素,"盡可能"能到甚麼程度!

或許立委諸公明年多撥點預算給氣象局,讓氣象更準確

我想大部分的人想表達是,一天200億的損失,跟一條人命

哪個比較重要?錢在賺就有了.

難道台灣七年放了188天假,有企業因此而倒閉嗎?
不知道要簽什麼...
討論一件事情需理性及抓到重點
沒有人認為在颱風危險時需上班
如何使颱風假"盡可能"放的準確,是應該努力的目標

看一件事情也需要從理性的角度去看真實的內在,而不是讓情緒帶著走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都是必須尊重
包含賴士葆先生在內
氣象預測本來就沒有辦法百分百準確
但藉由科技的努力,會使準確度慢慢提升,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去達成的

二百年前,如果說"網際網路",會被人當作瘋子吧

現在呢?

希望可以傳達個人想法給諸位

以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