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試驗,媒體多用"試爆"、"模擬地震"等來形容,其實並不精確。用炸藥的目的並非要誘發地震,也不是要試驗750公斤的炸藥可以產生多大的震波,而是要產生能量夠強的震波。這些人工震波可以幫科學家了解地底的構造,原理類似醫院的超音波掃描。在地質上稱震測,通常產生震波的方式有重鎚敲擊地面、子彈射擊或炸藥。一般的震測只能測得幾百公尺深的剖面,如果要"看"到比較深的地質構造,那就得用比較多的炸藥。基本上,以炸藥產生震波來探測地層是行之有年的事情,早年中油探勘地質也用了不少炸藥,這次計劃跟以往不同的是炸藥的用量比較多,但老實講750公斤的量並不算誇張,根據中國大陸學者的說法,他們做超深震測一次都引爆50公噸的炸藥,一條測線長幾千公里,要炸上幾十次。中國學者有沒有誇飾,我不知道,我要說的重點是,用炸藥產生震波是標準程序,不是中央地科所自創的,我相信他們也根據以往的經驗評估過可能的風險,只是這次因未知原因,產生的震度遠大於預期。
選晚上測量的原因,之前有人說過是因為要避開人為活動所產生的雜訊,這是正確的。也許有人會說:都已經有三級的震度了還在乎車子開過去產生的雜訊嗎?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但是在這類的研究,爆炸時直接由炸點傳導到接收器的震波也是雜訊,真正的訊號是這些震波碰到地底的構造,反射、折射回來的震波,這些反射回來的訊號大都很小,尤其是深部的構造,而接收器又是放在地表,容易被人為活動影響。所以震測通常都選人煙稀少處或者是選活動較少的時段。
至於為甚麼要選新竹來"炸",我不清楚該研究團隊的考量為何,不過要是我來選,我也會把新竹列為研究區域之一,因為從地表調查發現當地有數條活斷層,若須了解地震可能發生的規模、型態、頻率等,勢必要了解地底構造,在不可能全台灣都測量的情況下,當然先針對台灣的經濟命脈之一先進行研究。就像一個人如果有胃潰瘍和腦炎的病徵,可是錢只夠到醫院做一次診斷,我想醫生也會建議先檢查腦。做這種震測耗時耗資源,先針對重要地區的地質構造進行了解是合理的。
中央地科所在這次事件上犯了一些錯,造成民怨,他們當然要負責,只是大家要用正確的"罪名"來指控,以這次來說,用炸藥沒錯,也沒有證據顯示用量過多,但震度超出預期。拿電腦斷層掃描為例,掃描前醫生打顯影劑沒錯,劑量也沒有過多,但病人因過敏而產生了預期外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