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立法限制每個醫生的每日門診量,各位以為如何?
限制門診量固然可以提升門診品質,
但是掛個號可能要2個月後才能看得到,
這樣大家能接受嗎?
我不知道那位花30-40分鐘替版主太太照超音波的醫生一天門診量是多少,
產檢照超音波不比看感冒,
如果平均門診量也像台灣醫生這麼高,
我絕對不相信他可以為每個病患都做如此詳細的檢查。
別老是説台灣的醫生沒醫德,
前2年到板橋最大的那家醫院看心臟科,
前後遇過2個不同的年輕醫生,
第1個掛的是夜診,輪到我時已經超過晚上10點半了,我後面還有好幾個人在排隊,
第2個掛的是星期六上午的門診,看到我時已經下午5點,
我相信沒醫德、唯利是圖的醫生絕對存在,
但是付出額外的時間、精力替病患看病的也不少,
不管是正反雙方都不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奇辰 wrote:
老實說 我在美國看醫生 我真的是覺得有差
在台灣真的是拼效率的== 這是事實
我只不過小感冒 醫生就幫我測試了超久
大概也跟板大說的一樣 大概30~40分鐘
1. 可否麻煩您公布一下你在美國看醫生付了多少錢?
2. 為什麼健保會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入了別國國籍的人,還要回台灣用最少的錢享受台灣健保。
3. 請教您是哪國人?您了解台灣健保的大洞怎麼來的?美國人又付了多少錢在維持他們自己的健康?台灣人呢?付了陽春麵的錢就可以/應該吃神戶牛排嗎?
4. 既然台灣醫生這麼爛,那麼我誠摯希望非台灣人不要再來踐踏台灣健保了。少了那些外國籍的'分享',台灣人絕對會有比較好的醫療環境!
話說回來,台灣醫生這麼爛,蔣宋美齡竟然還浪費台灣納稅人的錢,弄了一個醫療小組專門在美國侍候她?奇怪了,美國那麼好,就地取才就好了!!

PS:我自己遇到的醫生都對我很好,也都非常有醫德。真是奇怪喲.........大概我是見到鬼了.........
_kazkaz wrote:
依照台灣健保制度
一次產檢耗費40分鐘醫生根本不用賺錢了
很多人很喜歡用崇高的道德觀來放大醫生作為
但事實上不管任何行業其本質就是要賺錢
在投資報酬率不平衡的狀態下來要求所有醫生擁有高水準高品質高道德根本就不切實際
在台灣想要擁有好的醫療?
不通過健保
自行付費的醫療水準都是高品質的
老話一句
你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
恕刪)
我不盡然同意
每次都跟民眾抱怨健保限制多
事實上連總統都擺明健保就是要便宜又大碗, 要佔醫藥界便宜
但是決定臨床運作的也是醫界/醫生
因應健保制度
決定醫院要靠藥價差彌補健保損失的是醫院主管(醫師)
決定要大家多看診,降低品質以衝量的還是醫界自己人
決定每年收那麼多住院醫師的,還是醫師
mini790724 wrote:
說不過開始挑語病嗎
既然你的家人在台灣產檢
何必再那邊屁去波蘭的產科醫師對你多好多好
看你多久多久云云
玩一趟看個醫生就可以吹噓到波蘭的醫生醫德多好我真佩服你
基本上 上面的舉例只是告訴你
很多大醫院R到後期可以掛VS
不是要告訴你 大家都當住院當7年
事實是告訴你VS也不是那麼神奇的東西
不用好像看了個對你不好的主治 就在那邊好像滿嘴都是你的道理
..................
這位先生
家人在台灣醫院給歐洲畢業的醫師產檢.這樣您看懂了嗎..
本文那麼多人回 只有你一個人看不懂我寫什麼.....您是否要檢查一下視力 或brain/22區是否有異常呢?
你在舉例同時還說了以下言論
(看來你也是個不懂裝懂來亂入的人
基本上在醫院的住院醫生統稱R
R1-R3基本上是基礎學習(先說明,基本上還是要有基礎知識)
R4-R5就是所謂的總醫師
R6-R7就是已經可以開門診的醫師拉(不是VS,但是掛VS)
了沒有,不要再那邊不懂裝懂)
現在我可以告訴你......不懂裝懂的人是你...........R7............哈哈大笑.....還每科都R7勒....
還自己胡亂分類.........R1-R3基本上....R4-R5就是.....R6-R7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