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麵包真的成本只要三元??

不知道是不是有誤
不過聽說過蛋糕店的師父月薪7萬很正常

我出六元買(直徑12cm以上,膨脹後高度6cm),讓你賺一倍....你店開在哪我去買...然後我會帶NB讓你當場登入你的01帳號來證明你沒虎濫.

ps. 我會買50個.你敢賣我就買.這跟水果產地賣三元這種垃圾消息有什麼差別..有本事你去收購一卡車然後到台北我也一倍六元跟你買.看你有沒有賺.
真是奇怪!!
這種靠市場機制決定價格的消費品還要你消基會來說嘴嗎?

怎麼不去報報中油台塑一公升汽油成本多少? 又是賺多少?
中華電信寬頻網路成本多少? 又是收費多少?
這種壟斷的又不合理的東西才是要去打的
光是拔鼠毛不敢打老虎
就是有這種媒體跟XX會的
消費者才會當冤大頭
realopen wrote:
不知道是不是有誤不過...(恕刪)


成本三元是BOM吧
還沒算人工,店租, 雜費等等的..

那天消基會也有列出成本只含原料...

有的時候請看一下到底在討論什麼

10-15-> 個人覺得ok
15-20 ->有點貴
20以上 貴死了

不過請看清楚到底包含了那些-_-

認識的人中有當麵包師父的,他們薪水並沒有那麼高.
做麵包也算勞力了, 一個小小的麵包可是需要很久的捏 揉, 及塗蛋汁..

3c產品的BOM其實更恐怖....很多上1500的滑鼠 BOM其實不到2美元..

有時候新聞不要只看一半......

kepperv兄
息怒


ryocha wrote:
開店成本你也拿來講,不要笑死人了好不好


swinelin wrote:
一句話給這些人:你的麵包店倒了, who care?

誰管你人事成本怎樣怎樣,誰管你利潤怎樣怎樣


金玉良言
請君謹記
我印象中之前也有一個保養品也有發生過
叫"海洋納X" , 成本幾百元 , 但是賣10多萬

其實從這就看的出來有些人對$的觀念怪怪的~
自私歪理一堆~
成本收入到真正的獲利觀念出問題了~
去買東西吃可能只會想
阿~你賺了多少多少一定很多!
不然就是
吃的都賺對半!哪有?超過了好嘛?七成啦~
這類學生小孩話~
連朋友和親友只要是家中沒接觸過餐飲業的都是聽這種的記住居多~

但是怎不丟錢下去做看看勒?
種類不要多~就菠蘿就好了~
尺吋一樣喔!店面用租的喔~
真替朋友家抱屈~

便宜不是用搶來的!用討的~
是回饋的~是給對的客人的~
只是窮酸派剛好攪過頭~

別說社會沒有另一群怪咖消費群~

各種品質都有合理的顧客群散落,和各種價格~
但是就有人不懂經濟體的觀念說~
那有世界本來就要大同,東西本來就要一樣
大家都要公平!
那請問...

消基會寫這文的有考慮去那家價格麵包店打工一個年頭嘛?
裡面可能有老師傅,二師,三學徒~
真的懂成本結算在說~

真是為難幾位大大說出項目~

新聞寫文的格式可能很聳動!但有想過一年的聳動文你看多多少次了!
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品質嘛?
要深思!

冒險犯難的可能是英雄!但它會不會把記錄下來的都寫成冒險犯難文~
呼吸別太快!可能窒息喔~
且錯誤多多~

ps.你可以去抓暴利,因為單一個人受害很深!但是你連蠅頭小利都批!
這...難怪社會出問題!基本結構都要打歪樁~
palapalala wrote:
kepperv兄息怒...(恕刪)


只是想讓沒有接觸過餐飲的鄉民了解一下這個產業的生態
情緒沒控制好~真的很抱歉
確實,市場自然有其淘汰的機制

但餐飲服務業永遠都是不被重視的一個產業
對於政府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們才不敢奢望那間店要倒了還可以跟政府哭窮喊補助
不過來扯後腿就很不應該了
話說回來~全球金融風暴蔓延,我們繳了這麼多稅金
是不是有權利要求政府做點什麼?
喔~上個月某部會說 創業補助五萬 這樣?

"
郭台銘提到他擔任台灣區模具工會理事長時,新加坡勞工部長
請教他台灣政府做了什麼,為什麼台灣中小企業這麼強大?
郭台銘的回答讓這位部長吃了一驚:「我們的政府什麼都沒
做,所以讓我們有蟑螂一般的生存能力。」
郭台銘認為新加坡政府照顧地太周到,反而讓企業沒有競爭
力。「政府沒有效率,民間就會更有效率。」郭台銘進一步補充。
"

台灣政府對於民間創業的規定確實很不友善
沒錯,我們當然不能幫台灣賺取外匯存底
食衣住行育樂 "食" 永遠擺在第一位,尤其是現在景氣這麼差

餐飲業是個惡性循環
就因為大部分的人不了解其中運作的方式
只以個人的眼光來看待餐飲服務業,所以許多人追求便宜的飲食
結果就是"黑心食品"

話題回到麵包上,當各位追求便宜的麵包
你確定你吃的東西 不是過期沒賣出的成品拿去攪拌機打碎當原料再製的麵包?
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的麵包店都是做良心的,所以才倒掉一堆
不過還是要再次提醒,餐飲的黑跟價格呈反比

我現在做簡餐店...

===補充一下 我們可是良心事業 所以經營的很辛苦
1.麵包師傅我跟你保證,一個月三萬多是正常價,賣麵包的櫃檯小姐,一個月兩萬多一點,因為我有認識的人在知名麵
包店呆過!!
2.賣麵包本來就是暴利,如果以電子業生產一件產品的毛利30~40%來看(景氣好時),麵包的毛利可能是120%以
上,這不是暴利是什麼?一樣的麵包,類似的原物料(也許高低級差一點),夜市一個麵包可以賣五元十元,店裡的 要
賣20~30元!
3.消基會披露事實是大快人心的事,這也是幫消費者認清麵包業者賺暴利的事實,只有自己也是從事相關麵包行業的,
才會出來跳腳!!
4.大部分的麵包店想賺多一點,而客源又固定有限,一天也許就賣那百來個麵包,在想增加收入的情形下,只好調高售
價,這是惡性循環!!
重農輕商,這自古以來就是立國根本!!

無奸不成商,這部也是古語給我們的提示?

當然我相信,姦商只是部分不是全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