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可以打下航母嗎?

rogerkuo2001.tw wrote:
感覺上此篇遲早被封,...(恕刪)



沒辦法~~!這種瞎扯淡就是這樣~~!明明一堆事實與資料擺在眼前卻裝做看不到,要不然就是啟動無視大法~~!


看不懂英文就算了~~!連一直在鬼扯的變軌也不知道英文是啥~~!!


還虧我特地去翻以前資料給他~~!


事實證明,軍防與糞青的幻想意淫程度絕非我們知識與智慧所比的上~!


再次說明,吾凡輩庸俗之地球人是無法理解它們!!
Apple I Phone3G目前服役中
men888 wrote:
你這樣就瞧不起自己的人了?
國家每年栽培那麼多人,到美國交流,有買美國軍艦,
要不然美國軍事人員也會前來給台灣指導。

我之所以判斷中國這次黃海不再妥協的原因是~~
1~中國航母即將出關,也就是要出海洋,那有此時反被人侵門踏戶?
2~黃海妥協,未來東海,黃海,甚至印度洋的海洋戰略,將被美帝綁死。
3~藉此機會實際練兵,畢竟30年了未打戰,總該展是一下肌肉。
4~如果輸了還是老二,一但贏了,那馬上變為老大,何必退縮。
5~白天偷技術,晚上偷人,中國人生活正奢糜,理應一戰讓大家居安思危?
6~海空軍實力雖不如美帝,但本土防衛力量,早已完成,比美國更能可承受一場核子大戰。
7~警告周遭佔領中國領土的國家,中國的忍耐是有極限的,必要時中國也有能力一劍封侯。
8~一但實戰成功,更可促進武器外銷,進行軍事綑綁,求戰才能止戰的目標。
9~告知世界中國外交的韜光養晦即將結束,中國已不再是昔日呂蒙。
10~五十年代中國就不怕美國及其盟軍,現在會怕了?
11~中國的忍讓不代表軟弱(和平崛起,永不稱霸),清醒些美國,忍讓是有限度的。


美国不要轻易启动中国这部战争机器!美國不要輕易啟動中國這部戰爭機器!

中國本身就是一部戰爭機器,美帝敢輕易啟動,豈不自討苦吃,
那些有錢的美國人(很多都是外來移民,沒有民族生死的觀念),敢犧牲性命來和中國打一場會死傷慘重的戰爭嗎?

以上是我的看法,有不同意見,可提出反駁。
記得對是不對人,別人身攻擊.....
恕刪)

這些論點 依據是?
要是m大的個人判斷就是聖經
那中美台各戰爭專家都該去跳海了
專業不如一個一天到晚自以為是 邏輯絲毫不通的軍盲
calvin19750807 wrote:
嗯 每天看到m大的高論 都會讓我不由自主笑出來
算是另類生活舒壓劑


今天好無聊呀~!

摩亞:這就是西線無戰事嗎?
men888 wrote:
你這樣就瞧不起自己的人了?
國家每年栽培那麼多人,到美國交流,有買美國軍艦,
要不然美國軍事人員也會前來給台灣指導。

我之所以判斷中國這次黃海不再妥協的原因是~~
1~中國航母即將出關,也就是要出海洋,那有此時反被人侵門踏戶?
2~黃海妥協,未來東海,黃海,甚至印度洋的海洋戰略,將被美帝綁死。
3~藉此機會實際練兵,畢竟30年了未打戰,總該展是一下肌肉。
4~如果輸了還是老二,一但贏了,那馬上變為老大,何必退縮。
5~白天偷技術,晚上偷人,中國人生活正奢糜,理應一戰讓大家居安思危?
6~海空軍實力雖不如美帝,但本土防衛力量,早已完成,比美國更能可承受一場核子大戰。
7~警告周遭佔領中國領土的國家,中國的忍耐是有極限的,必要時中國也有能力一劍封侯。
8~一但實戰成功,更可促進武器外銷,進行軍事綑綁,求戰才能止戰的目標。
9~告知世界中國外交的韜光養晦即將結束,中國已不再是昔日呂蒙。
10~五十年代中國就不怕美國及其盟軍,現在會怕了?
11~中國的忍讓不代表軟弱(和平崛起,永不稱霸),清醒些美國,忍讓是有限度的。

美国不要轻易启动中国这部战争机器!美國不要輕易啟動中國這部戰爭機器!

中國本身就是一部戰爭機器,美帝敢輕易啟動,豈不自討苦吃,
那些有錢的美國人(很多都是外來移民,沒有民族生死的觀念),敢犧牲性命來和中國打一場會死傷慘重的戰爭嗎?

以上是我的看法,有不同意見,可提出反駁。
記得對是不對人,別人身攻擊.....

3. 老美還在打仗賺經驗值,麻煩你記得30年前的人海戰術已經不行了。
4. 你確定輸了只會變老二嗎? 輸了中共差不多也就該解散了。
6. 你首先用核子武器就準備多國聯軍進北京再現。
10. 那時候是看你背後那隻北極熊面子。

美國戰爭機器在二戰時有一禮拜一艘驅逐艦下水的紀錄,中共只有增產糧食導致飢荒的紀錄。

鳥生魚湯 wrote:
今天好無聊呀~!
摩亞:這就是西線無戰事嗎
(恕刪)


大家真難伺候~

某人在時看猛作文大家看到吐血,然後熱血沸騰的指正~

不在時又覺得無聊~

繼ID哥後最大的皮球嗎???

不過大家放心,某人的戰鬥力大到只輸網管,不死之身要回魂是遲早的事~

大家可以算算武林可以平靜幾天...

然後開始魔王的逆襲......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大家真難伺候~某人在...(恕刪)

m大一定會回魂低
武林難得的平靜 大家多珍惜
暫且先不論彈道飛彈是否能打下航空母艦, 中國大陸繼蘇聯在1960年代的嘗試後, 再次提出以反艦彈道飛彈(ASBM) 對抗航空母艦戰鬥團 (CVBG)的想法, 無疑是一個具有創意的想法。

航空母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時, 美日珊瑚海海戰及其後的美日中途島海戰中奠定其現代戰爭中的戰略地位。自此, 美國即逐步建立其龐大的航母艦隊與海軍航空機隊。無疑, 美國是全世界建造及使用航空母艦經驗最豐富、戰法與操作規範最純熟的國家, 任何國家嘗試以航空母艦和美國進行對抗, 無異自取其辱。美國也因此持續其航空母艦的建設並增加週邊配合資產(如不同功能的艦載機, 護衛艦等), 以拉大和其他國家的差距。

航母戰鬥群的主要資產, 來自於航母上的龐大戰鬥機群所提供對敵的空軍壓制力量。因此, 對付航母的主要目的, 則是在阻絕艦載機所帶來的空軍壓制力量, 亦即對航母戰鬥群進行海上阻絕(sea denial), 降低艦載機的戰鬥優勢, 或使艦載機無法接近戰鬥目標區。大陸針對美國F22的打巢不打鳥戰略, 也著眼於此。

ASBM vs. CVBG是一個很有創意的策略, 它的創意從幾方面來看:
在經濟效益上。根據維基百科, 美國一艘Nimitz級航艦的造價據估為US$45億, 若再加上滿載約100架左右的艦載機(假設為F/A 18, 以US$5千萬/架) 估算, 一艘航母的硬體價格為US$95億。反觀彈道飛彈的價格, 由於國際禁止彈道飛彈擴散, 並沒有硬性的定價, 只能由有限資訊根據生產設備、原料及產量等推算; 根據FAS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及英國泰晤士報, 中共賣給Saudi Arabia CSS-2價格為每枚US$2千萬, 東風21A(CSS5)的價格假設為每枚US$4千萬, 對付一艘航母戰鬥群, 總共可以投入超過200枚以上的MRBM, 交換效率不言可喻。更何況有些戰略價值的象徵意義, 遠非簡單的經濟數字可以取代。

其次, 就建軍的戰略時效, 任何其他國家不可能再有50年以上的操作時間, 來訓練並累積官兵現代航母操作所該具有的經驗, 然後再來挑戰美國的航母戰鬥群。以航母對抗航母, 尤其是美國的航母戰鬥群, 這是不切實際, 也是對國家戰略資源的錯置。大陸ASBM 的構想, 可以快速弭補與美國CVBG的系統與技術差距。

ASBM不應該將其視為單一的武器系統, 而是C4ISR再加上MRBM (ie. CSS5), 或者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反彈道飛彈系統下的一個子系統。如果將討論僅單純的侷限在DF-21D這項單一武器上, 就會淪於簡單的武器規格數據討論上; ASBM策略能否成功, 在於基礎C4ISR系統建置。從大陸兩次反彈道飛彈策試(末段200701、中段201001?)的成功、嫦娥一號、北斗系統等, 沒理由去懷疑其C4ISR的能力。

全篇網友針對大陸ASBM概念是否可行的最大質疑綜合言之為
1.如何定位CVBG?
2.在通過電離層時, 如何解決black-out 造成的通訊問題?
3.是否可能突破護衛艦隊的防護?

針對1. 除了衛星監測外, 根據國外網站(sinodefenceforum)討論, 尚可採行例如OTH及SOSUS (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 這套技術存在接近半世紀) 或hydrophone, 即可對CVBG進行定位。舉SOSUS為例, 如果針對潛水艇都可定位, 透過SOSUS對近十萬噸級的航艦進行定位應該在技術上可行, 沒理由去懷疑一個能夠發展核子彈道潛艇的國家, 無法掌握存在已近半世紀的海中定位技術。

針對2. 隨著cpu 及各種sensor的不斷進步, 飛彈已經不再像是以往我們所認知的飛彈, 變得有點像是robot(不用機械人¸ 以免和鋼彈產生聯想, multiple sensors with inference power), 有興趣的網友可到youtube 找美國Multiple Kill Vehicle 的測試和構想影片。楊利偉新書’天地九重’中針對其重返地球的描述, 可以讓人有很多聯想。

針對3. SM-3目前僅建置在少數Ticonderoga 巡洋艦¸ 能否對五倍音速以上的彈道飛彈進行攔截, 誰都沒個準, 畢竟DF-21D不是Scud。

ASBM是個有趣的主題, 美國研究單位(如Rand, Jamestomn)嚴肅以對, 因為從美國的角度, 並未針對ASBM進行過可行性研究; 台灣有些人卻對此構想嗤之以鼻, 認為此構想忽視彈道飛彈re-entry時電離層造成的黑障, 使得彈頭無法根據彈頭部本身之外的其它sensor提供的資訊進行定位修正。但武器系統隨著電子資訊系統的演進而演進, 而且更新速度往往突破已往的想像。 1960 蘇聯提出ASBM的構想時, 因缺乏C4ISR而不得不作罷; 1980年代末期, R. Reagan 提出star war的構想時, 還被美國國內抨擊, 但看到MKV構想及中、美的幾次反彈道飛彈測試, 我們不會再覺得star war 遙不可及, 因為龐大的C4ISR基礎系統已大致建置, 讓加於其上的一些應用變成可能。 ASBM vs. CVBG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就技術上而言, 不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而且從策略而言不得不承認是個非常有創意的構想。
art4411 wrote:
暫且先不論彈道飛彈是...

全篇網友針對大陸ASBM概念是否可行的最大質疑綜合言之為

2.在通過電離層時, 如何解決black-out 造成的通訊問題?

針對2. 隨著cpu 及各種sensor的不斷進步, 飛彈已經不再像是以往我們所認知的飛彈, 變得有點像是robot(不用機械人¸ 以免和鋼彈產生聯想, multiple sensors with inference power), 有興趣的網友可到youtube 找美國Multiple Kill Vehicle 的測試和構想影片。楊利偉新書’天地九重’中針對其重返地球的描述, 可以讓人有很多聯想。(恕刪)


您有寫與沒寫相同,黑障是基本的物理現象,只要科技發展碰到物理之牆,只能作罷~

CPU與SENSOR的進步,都無法違背物理現象!

科學不是在作文,就算是變成Robot又如何?物理現象還是會遇到!

您提到楊利偉,您是大陸人吧?

重返地球也是會遇到黑障,若只是靠作文就可以解決,老美早就解決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art4411 wrote:
暫且先不論彈道飛彈是...(恕刪)


不可否認,彈道打航母確實是非常具有話題與創意性的問題


但我想您上述打了這麼多,我並沒有看到彈道打航母相關可行性的証明!


更何況許多黑障問題更是一大瓶頸,這方面您只用星戰計畫與北極熊ASBM當初的例子來加以說服這論點可行性~!但還是沒有資料來證明,所以本人覺得您立場過於薄弱~!


今天不管是大自然定律或是耗費多少經費的問題,而是在於每當激進份子提出有關問題時,總是用中國未來如何如何ˋ等著看ˋ據說ˋ根據........等,相關毫無沒資料證明支持他們的理論所用的詞句!!


試問,如何服眾?


當初星戰計畫提出時也飽受批評,經過這幾年來的努力呢?大家也知道或許可以達成~!


導彈打航母喊了多久?這幾年來有看到成果與相關資料證明確實可行嗎?


國外之所以拿來研究可行性,正是因為這話題很有噱頭~!讓人好奇!!


我在此之前已經說過很多次,美國海軍網站討論區之前曾經有許多人討論可行性,但不管如何把中國科技水平提高到與美國同一檔次甚至超越,終究敗在大自然定律!!!


而且就算研發成功,其研發經費耗資相當龐大,完全不符合效益!


您上述還有許多問題,恕小弟無法一一列舉,因為在前面大家都有討論以及解答!


最後,相信您對於這議題有相當的興趣與立場,小弟相信版主也在此歡迎您討論~~


不論有部分人士轉開話題提供資料又視而不見,相信這裏還是有許多理性的人~~!
Apple I Phone3G目前服役中
rogerkuo2001.tw wrote:
大家真難伺候~某人在...(恕刪)


其實m大現在正在各軍網上蒐集彈藥
等待適當時機再給我們這些反動份子島國愚民一個痛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