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2000 wrote:
這只是某派量子物理...(恕刪)


還有一百多個化學元素呢,這些都是無形?充其量只因人的眼睛看的到或看不到,看不到就以為無形.
guest2000 wrote:
您說的很好.月球在不...(恕刪)


眼睛看到就是觀測
你如果不懂,可以盡量扯宗教
但請不要扯物理
請不要隨意穿鑿附會這個領域迷惑眾生
我不會再回覆你物理問題了
前面#1018的貼文:曾獲得諾貝爾獎化學獎提名、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表示,能否接受淨土法門,在於信心問題,他身為佛教徒亦是科學家,嘗試從所掌握的最新科學知識,去探討大眾對淨土的四大疑點...


身為科學家的潘宗光先生從科學來解釋佛法,實修之人很快就能契入與理解...
夢參老和尚:講個真人真事的故事給大家聽聽,弘一大師講的。

在民國初年,袁世凱要起洪憲,他把造反的有名人物都抓去關起來,章太炎是知名的國學大師,就把他關到一個寺廟裡去。

那時章太炎心情很不好,妄想就多了。有一天做一個夢,夢見來了很多人請他去鬼道當閻羅王,到天快亮才把他送回來,一到晚上又把他請去,把他累得要死,不能休息。

他回來跟廟裡老和尚說:有美國人、歐洲人,什麼都有,案件特別多,堆積起來簡直忙不過來。他忙了一夜案桌上堆的案件,回來疲勞得不得了,醒了一點精神也沒有,一到晚上又被拉去。



有次章太炎起了慈悲心,覺得炮烙刑罰太殘酷了,他提建議問能不能廢除。東嶽大帝笑了,命令兩隻小鬼帶他去刑場查看。可是,縱使小鬼指給章太炎看,他也看不到。章太炎這時才恍然大悟,地獄是由貪嗔痴變化所顯現的,地獄刑罰等全部景象,都是自身的業力所化成的,這些都自作自受,這些與他人的殘酷狠心無關。這也不是依靠他這人力或是仰仗閻羅王的權力就能另做變更的。畢竟,《地藏經》也提過了,不是負載業力之人,總是地獄就在眼前,他也是眼觀不到的。
以下是有趣的觀察.....


第100隻猴子 量子效應

在「第100隻猴子」這本書裡面記錄了日本科學家們長期的觀察追蹤:研究人員長期每天在幸島上方投下蕃薯給野生的猴子吃,並不干擾地觀察它們的行為表現。空投的蕃薯沾滿了泥土,猴子在吃的時候,總是會吃到這些泥土。這個工作持續了好幾年,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一隻年輕的母猴,在無意中把掉在河裡的蕃薯撿來食用,它發現經過水沖洗過的蕃薯竟然好吃多了,之後不論它是在哪裡撿到蕃薯,都會拿到河邊洗一洗才吃。許多的猴子看到母猴這麼做,它們就有樣學樣,大家都享用到美味的蕃薯。日子一久,這個行為成為幸島上每隻猴子的習慣,大家都知道在食用空投的蕃薯前要先清洗過,才會更好吃。

從這個觀察,研究人員可以完整地瞭解猴子的行為學習模式。而他們也發現,猴子的其他行為也有類似的學習歷程。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一件驚人的事:

當幸島上有100隻猴子學會吃洗乾淨的空投蕃薯後,無獨有偶地,另一個孤島上的野猴子也開始學習這個行為。深入探究,當學習此行為的猴子數目達到一個臨界點,這個龐大團體似乎有著一股無形的力量,不用任何實體的媒介,就把洗蕃薯的概念傳達到遙遠的另一個孤島上。

科學家嘖嘖稱奇,這個島是孤立的,猴子的一生都是在島上度過,它們不可能自己游泳涉過長程的距離到其它的島去。原來,一群猴子的影響力量竟也是如此的無遠弗屆,不用飛機傳達、不用船隻運送、更不用人為的教導,它們就自然創造了族群的行為文化。他們把這個現象戲稱為「第100隻猴子的效應」。

所謂「一百隻猴子效應」是指:當某種行為的數目,達到一定程度(臨界點,臨界質量,切點)之後,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從原來的團體散佈到其它地區。對組織而言,只要認同某種觀念或行為的人達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就會風起雲湧獲得更多人的認同、支持,然後改革現狀。

英國的科學家謝瑞克(Rupper Sheldrake)認為:不斷重複的行為會形成一種記憶,不經思考就反應(成為第二天性)。一百隻猴子的重複動作,形成了一種"場"(區域磁場),其它沒有學習過的猴子與這個「區域磁場」產生「聯動共振」,而學會了這些行為。

這就讓我們看到了「一百隻猴子效應」:當某種行為的數目,達到一定程度(臨界量)之後,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而從原來的團體散佈到其它地區。


PS.這故事還有另外一個重點:幸島上依舊有15%的猴子自始至終不願意學習「用水洗蕃薯」!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僅佔15%「堅持抗拒改革」的猴子居然全部是公的,而且年齡全都超過12歲。如果用人類年齡換算的話相當於人類的45歲,而且這群猴子居然清一色都是猴子裡頭有權有勢的領導階層
承上...

英國的科學家謝瑞克(Rupper Sheldrake)認為:不斷重複的行為會形成一種記憶,不經思考就反應(成為第二天性)。一百隻猴子的重複動作,形成了一種"場"(區域磁場),其它沒有學習過的猴子與這個「區域磁場」產生「聯動共振」,而學會了這些行為。

這就讓我們看到了「一百隻猴子效應」:當某種行為的數目,達到一定程度(臨界量)之後,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而從原來的團體散佈到其它地區。




前面#1018的貼文:曾獲得諾貝爾獎化學獎提名、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表示量子糾纏的關係,意識的傳遞亦可以超越時空。

「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覺、無量智慧...
不斷念「阿彌陀佛」,希望自己可以覺悟、有無量智慧=>「心想事成」原理
念「阿彌陀佛」為何可通往極樂世界?
運用的概念跟「一百隻猴子效應」很像,產生一種「聯動共振」。

修行=正錯誤的思想
佛法可透過實修來實證...實修之人可理解與契入。

KCLin0423 wrote:
眼睛看到就是觀測你...(恕刪)


小的有錯歡迎指正,也請您勿因小的錯誤產生不悅.
觀測分主動或被動,也許您的定義都叫觀測,但小的認為主動才是觀測,如果被動就不是觀測.
肉體會感受飢餓,所以要吃飯進食,飢餓能夠因人(或生物)不去感覺餓就不餓嗎?這種感受來自那個個體的觀測嗎?那是種生物本能要
維生的律動,也可以說是因喪失能量,需要補充能量,由大腦發出訊號要吃飯進食,我的思維可以要我不要去感覺餓,短時間可以,但較長
時間不可以,除非我有決心有毅力要尋求結束生命(不過,幹嘛如此費事自我了斷?),但飢餓還是發出訊號,一旦達到臨界點,那個我已經
無任何力氣找尋食物吃飯,肉體就結束生命了,當然也就沒有飢餓訊號了,可是,組成群體的其它個體會因此就沒有飢餓感訊號了嗎?
小的自己的領會與認識,空性之說本來在講求人的心思意念思維思考邏輯如何面對人事物,如何轉念看待人事物,但是,空性之說似乎有
點過頭的在對待人事物時,全以不存在或未發生的方式加以處理或面對(因為本來無一物,所以不需要去面對),小的以為,這種空性之說可能有誤,或很容易讓人誤解,導致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guest2000 wrote:
小的有錯歡迎指正,也...(恕刪)


請問燒開水喝算殺生的行為嗎??

cman4434 wrote:
請問燒開水喝算殺生...(恕刪)


容小的反問您,不喝水算是殺生的行為嗎?
其實我每次講悉達多本人不可能〔素食〕的時候,又要被罵了

可是呢,認真的再想一次

悉達多本人的團體,分成 好幾路 的 路隊

每隊 走一條路線,規定 托缽 5 家 或 7 家

路的右邊 2 家、折返點 1 家、路的左邊 2 家,就回家了

回家是把 所有路隊 托缽到的食物,集中,再均分給所有人

... ...

在那個年代裡,這樣是要怎樣做到台灣人所說的〔素食〕啊 ... ?

依照台灣人的吃法,第一個被逼死的『我認為』會是悉達多本人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