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發言的有些可能是醫界前輩, 有的可能是相關行業等, 我自己看到的情形是, 有的人或家長真的非醫科不念, 當然, 台灣的醫學院大門相對是比較窄, 進去困難出來易幾乎是台灣大學的通病, 這時後就得借助國外的醫學院, 東南亞, 或是新興的波蘭. 並不是歧視這些在國外就學歸來的醫學院學生, 而是台灣普遍見到這些地區的畢業生, 很多不僅是醫師執照考不上, 當萬年"聘用實習醫師", 或是考到年紀一大把才通過(就如同有些發言者所言, 只考選擇題, 沒有口試, 靠運氣跟考試經驗通過的不在少數). 如果一直存在著學習障礙, 將來要成為一個夠格的醫生, 困難度當然就比較高.
至於, 台灣的醫生訓練, 個人覺得實在的住院醫師訓練, 比起你是哪家醫學院畢業來的更重要, 缺乏良好住院醫師 訓練的台大醫學院學生, 一樣無法成為一個良醫.
選科的問題, 從很早就有一些醫界前輩警覺到, 以往都是班上前幾名才能選的外科系, 二招三招都招不滿住院醫師, 以往都是選不進大科的畢業學生才選的五官科, 二線科, 現在反而是畢業學生的熱門之選. 其實不能怪他們, 職業是一輩子的, 醫生一輩子要轉科轉業實在不容易, 如果能有一份既輕鬆, 薪水又多的工作, 誰不要呢?
國外的醫生, 工作辛苦, 危險性高的, 工作的報酬率就相對的提高, 工作輕鬆的相對薪水就低, 不像台灣工時幾乎一樣, 薪水卻是差到數倍. 急診的醫師就敝人所見, 目前也算是熱門科系, 上班時數固定, 下班拍拍屁股走人, 體力好的還可以在外面兼差支援, 收入不算少.
整體的醫療環境是需要政府來規劃, 台灣並不是醫生不足, 而是不均, 如果政策一直跟不上時代, 這類的問題就會層出不窮, 受害的是全國的人民.
至於牙醫, 應該很多醫生現在後悔當初沒填牙醫系了吧, 沒急診, 工作時數固定, 收入自費項目多, 不必跟健保局搶錢.
以上是個人一點淺見, no offence .
Nikon D4,Nikon Df,N35/1.4,N1424/2.8,N2470/2.8,N70200/2.8,Zeiss28/2,ZeissMP50/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