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無邪 wrote:
光看你的錯別字,就知...(恕刪)
1.我已經說了,數值型的依據無法提供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文章,而且是質疑大學現狀,而非粉飾太平的文章發出來你都不相信,那還有什麼好討論的,你要依據幹什麼,反正你的看法已經定下來了
3.有了錯別字影響我表達意思嗎?
4.別拿對臺灣大學,特別是臺大這樣優秀學府的入學、畢業模式來證明大陸高校的模式,討論你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事情,“不然在網路上講的言之鑿鑿.....其實只是空話”(這句話還給你比較好),只增笑爾
Cullegg wrote:
但,在台灣的大學生也不用太自滿,中國的嚴跟寬跟台灣定義不一定一樣
中國很多大學生還是很拼的,而且學校太多、學生太多,只要有一少部分的學生努力,輕鬆就把台灣的大學生幹倒
台灣大學生有比較多創意、活潑,雖然太愛玩,但卻多吸收了不少課外的知識,但是大陸的大學生的知識水準、對學科的熟悉、專注程度,有不少是比台灣的大學生強.. 一直有感覺,大陸的大學生比較像是定義中的大學生-為為來研究做準備、奠定基礎;台灣的大學有時候有點像是國教的延伸...多元化、多層面的教學
各有利弊.. 以上說的大學都是指在台灣、中國相對好的大學. 爛大學就不用說了,進去的學生資質跟培育出來的學生一樣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