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飆 庶民苦 無殼蝸牛 今再怒吼

DAVID_HUANG0612 wrote:
土城有30萬的價值?...(恕刪)


目前還沒有。但是過幾年就知道厲害了。
可以往海山站周邊觀察看看。
目前還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卡位~

我覺得還是要交由市場來決定.....

一昧的要求打壓房價

真的是對的嗎??

如果真的太貴,那就不回有人買

如果有人買....那就是行情呀

成交就是行情

這樣說好了~~你家隔壁賣了100萬(條件差不多)

要你低於100萬賣你可能都不願意了

甚至60~70萬...

所以要房價跌不是說打壓就打的下來了

人性貪啦~~要你漲超快~~要跌...慢慢等等看

我還是希望政府振興經濟我要調薪

我可以說奧迪好貴要求抑制車價嗎
雪山之巔 wrote:
台灣又不是只有台北,...(恕刪)


我想你應該對企業主說這句比較有用

calvinshiu wrote:
我在那長大的,怎麼會不知到房價.....10年前這大樓在賣就11,12左右了

十年前他還是新的大樓,如果拿現在的新大樓跟十年的大樓來比價錢當然不同了,

現在新的要二十多囉~可惜我上班的地方在台北縣的另一端,不然那邊的價位我還能接受,

只是可憐了其他人,薪資在平均值的都只能貸款20年買在邊緣,低於平均的不知道該如何生存...

前面有人說世界是平的,我也不否認,

只是政府該拿出點配套措施,不應該讓人民直接面對全世界有錢人的衝擊,

不然光說一個市場機制,這樣好混的行政院長我也會當,

彭老也不用老是對抗外資了,就讓國際資金一舉擊潰新台幣就好,是吧?
fnra2000 wrote:
我覺得還是要交由市場...(恕刪)

那為什麼要照顧及補貼弱勢的人呢?
買不起米,吃蕃薯啊,
甚至吃垃圾也行,反正你們就是沒能力
浪費大眾資源啦!

為什麼(上班族)大眾的需求,是可忽略的,
執政黨硬著頭皮要照顧那些20%以內的強者呢?
我猜測應該只有5%有實力而已!

(首富姓林的炒個帝寶就行了.郭台銘說他操兵怎樣不管啦,
還是一堆人心甘情願去操肝啦,
至少人家公司要求每年成長30%,
大眾是希望給誰當首富呢?)


政府要給人民有未來的希望
人民痛苦指數,才不會那麼高!
這才是大眾的希望不是嗎?

其實執政者如果處理不好,
累積到一個程度,
就是歷年來革命的源頭,
推倒,重來!

愛戀PRADA wrote:
說句公道的 不要理盲濫情
台灣最精華的地點在台北市區 全台公共建設 治安最好的也在台北市區 人民平均水準最高也是在台北市
商業最繁榮也是在台北市 加上寬鬆貨幣政策熱錢流竄 造就台北市精華區房價居高不下 是可理解的
舉世皆然 上海平均每人每月收入不過2.3千人民幣台幣9千多到1萬3 換算每坪數十萬台幣 上百萬台幣的
房子 市中心比比皆是 要這樣比 他們50年不吃不喝都未必買得到市中心房子
紐約市中心租一間公寓每月要幾十萬
第一市中心高房價是市場機制 要打壓是不符合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市場機制
所以未來要靠貨幣政策與增加供給面來平衡房價
可以興建大量平民住宅給首購族或弱勢的人承租 注意 是租不是賣 而且要便宜
以免開放民間買賣會有哄抬價格的 低買高賣的疑慮
再者在新市鎮興建好公路 捷運 讓大家到台北上班不致花太多時間
有點沒辦法理解為啥自己能力不足 卻都要拿買不起市中心毫宅做例子
...(恕刪)

說的很好 台灣是自由國家 除非是獨裁的政權
否則在自由資本經濟體制下 本來就是容易貧富差距過大
政府要做的是盡量幫助一般百姓在市中心外有平價住宅 和便利的交通

至於市中心的價格 那是不可能低下來
大安 信義的精華地段 事實上供給量就是那麼少
大家都想進駐敦南 仁愛 忠孝 信義計畫區 嗎 這是不可能的
國外紐約 東京的市中心價也都是高不可攀
台北的市中心房價在本地的富商 海外台商熱錢 外資所支撐的
20年前的無殼蝸牛運動到現在 市中心房價又漲多少了
這是簡單的供需原理 大家都想住市中心 但是房屋供給量就是這麼少
所以市中心房價根本是鐵板一塊 掉不下來的
我有朋友早就想開了 2年前在三峽台北大學特區置產
當初買13W/P 重劃區的居住品質也不錯 就是每天要開車通勤上下班
不然想買台北市 萬華 大同的舊公寓 30萬以下的也很多
只是環境就沒那麼好 但是離市中心非常近
我只能說 如果抗議市中心的高房價 要求大安信義的房子掉到大家都買的起
那根本是天方夜譚吧 除非發生戰爭
10年前...還沒有台64線..也沒有從新莊中山路上去就可以直達台北車站的高架快速道路..高鐵也還沒蓋更不用說捷運新莊線了....其實交通建設政府並不是沒有做..但是這又不是1,2年就可以完成的東西。現在年輕人覺得大學生22k很低....有什麼辦法...高中生畢業幾乎都可以當大學生.....起薪被拉低的根本問題是在這啊.......以前父母親那一代都願意從很基層做起..那種學徒式的薪水更低..現代人願意嗎??我父母買房子的時候,買在你認為的三不管地帶....那時候更偏僻....我們一樣這樣長大,那時候上國中都要坐公車....上高中搭一班公車還要走20分鐘的路......現在社會上的氣氛都是認為生活很苦....其實回想一下....現在的小孩過的真是比我好太多.....
賈雨村言 wrote:
十年前他還是新的大樓,如果拿現在的新大樓跟十年的大樓來比價錢當然不同了,

現在新的要二十多囉~可惜我上班的地方在台北縣的另一端,不然那邊的價位我還能接受,

只是可憐了其他人,薪資在平均值的都只能貸款20年買在邊緣,低於平均的不知道該如何生存...

前面有人說世界是平的,我也不否認,

只是政府該拿出點配套措施,不應該讓人民直接面對全世界有錢人的衝擊,

不然光說一個市場機制,這樣好混的行政院長我也會當,

彭老也不用老是對抗外資了,就讓國際資金一舉擊潰新台幣就好,是吧?
到底哪一國的首都房價是和靄可親的?
台北是例外嗎?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argo12 wrote:
到底哪一國的首都房價...(恕刪)


遷都吧,不然就做好均衡區域發展



把大部份的火力(資源)都集中在一地,當然那個地方會太熱(就會被燙傷)

把火力(資源)分散於數個地方(均衡區域發展)

那台北就不會被燙傷,其它地方也可以稍有暖意,這不是利人利己嗎?
能夠買房的人已經不能算是弱勢了吧
不然那些連租金都付不太出來的人又要如何自處勒?
政府再有能,也沒辦法讓80%的人住進台北市吧?

ccf8818 wrote:

那為什麼要照顧及補貼弱勢的人呢?
買不起米,吃蕃薯啊,
甚至吃垃圾也行,反正你們就是沒能力
浪費大眾資源啦!

為什麼(上班族)大眾的需求,是可忽略的,
執政黨硬著頭皮要照顧那些20%以內的強者呢?
我猜測應該只有5%有實力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